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材料中洋务学堂和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共同之处是(     )

洋务学堂除语言类外,算学、物理、地理、轮机等课程也纷纷开设。甲午战后,实业学堂逐渐取代洋务学堂,纺织、商业等科目纷纷进入课程内容。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A、完全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 B、拥有着不受政治干涉的特权 C、西方器物传入刺激传统教育 D、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
举一反三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不懈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林则徐)到了广东以后,就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后来,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被魏源编入《海国图志》。这部书提倡以夷制夷,并且以夷器制夷。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与魏源为挽救国家危亡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   民主革命者早期革命活动

时间

革命活动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903年

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出版

1905年8月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镇南关起义,均遭失败。

1911年4月

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主革命者为推动革命成功做了哪些准备?

材料三   五四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它还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使一些先进分子转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并且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聚集在一起,结成研究社会主义的团体。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仁人志士在挽救国家危亡的探索中表现出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