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多角度地研究辛亥革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史料研习
在 1905 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
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国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角度二 理论研究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角度三 问题探讨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他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戊戌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料一: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賠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无不戏谑的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統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亮的中国》
材料三:
陈独秀 |
1901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
蔡元培 |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8年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 |
胡适 |
1910年赴美国留学 |
李大钊 |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
鲁迅 |
1902年留学日本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