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全品作业本】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A本第5章小结与反思
古代中国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生丝三十斤,干之,耗三斤十二两.今有干丝一十二斤,问生丝几何.”意思是:“今有生丝30斤,干燥后耗损3斤12 两(古代中国1斤等于16两).今有干丝12斤,问原有生丝多少.”则原有生丝
斤.
举一反三
公元前1700年的古埃及纸草书中,记载着一个数学问题:“它的全部,加上它的七分之一,其和等于19.”此问题中“它”的值为 {#blank#}1{#/blank#} .
古代有这样一个数学问题:韩信点一队士兵人数,三人一组余两人,五人一组余三人,七人一组余四人.问这队士兵至少多少人?我国古代学者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例如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他著的《算法统宗》中就用四句口诀暗示了此题的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甘一枝,七子团圆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四句口诀暗示的意思是:当除数分别是3,5,7时,用70乘以用3除的余数(例如:韩信点兵问题中用70乘以2),用21乘以用5除的余数,用15乘以用7除的余数,然后把三个乘积相加.加得的结果如果比105大就除以105,所得的余数就是满足题目要求的最小正整数解.按这四句口诀暗示的方法计算韩信点的这队士兵的人数为{#blank#}1{#/blank#}.
“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出自《九章算术》)意思是:同样时间段内,走路快的人能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能走60步,假定两者步长相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孙子算经》有一道题.大概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绳子还余 4.5 尺, 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 1 尺,问木头长多少尺?可设木头为 x 尺,绳长为 y 尺,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意是:有人要去某关口,路程为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由于脚痛,每天走的路程都为前一天的一半,一共走了六天才到关口.则此人第一天和第六天这两天共走了( )
我国古代著作《增删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首古算诗:“林下牧童闹如簇,不知人数不知竹.每人六竿多十四,每人八竿少二竿.”其大意是:“牧童们在树下拿着竹竿高兴地玩耍,不知有多少人和竹竿.每人6竿,多14竿;每人8竿,少2竿.”若设有牧童x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统考九年级数学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