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新闻我参与:活力之“水",奥运余韵

材料一:

    北京时间8月1日,中国19岁小将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获得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的冠军。

    在比赛中,潘展乐一骑绝尘,展现出绝对统治力,没有给其他对手任何反超机会。此前,在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由潘展乐、季新杰、陈俊儿和王浩宇组成的中国队获得第四名,其中,潘展乐在首棒游出46秒92,刷新奥运会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潘展乐来自浙江温州,今年共31人的中国游泳队里,浙江泳军共9人入选,江浙沪运动员共有12名。

    细数中国在历届奥运游泳比赛中的夺金项目,会发现大多数的冠军运动员都来自同一个地区,为什么江浙沪真成“包游区”了?

    首先,江浙沪地区湖荡密布、水系发达,这里不仅有在古代军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大江大河,其间还分布着众多的池塘、沼泽、湖漾,满足江浙沪人民的生产和娱乐需求。

    除了“地利”,“人和”也是成就江浙沪众多游泳冠军运动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江浙沪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其培养游泳人才的重要底气,在2023年的人均 GDP排名中,江浙沪有11个城市人均 GDP 超越了发达国家的人均 GDP入门基准线,

    较高的消费水平让江浙沪家庭可以支撑起游泳训练所需要的高昂的课时费以及其他费用,可以说江浙沪人从小学兴趣班开始就已将游泳刻在了 DNA 里。另外,当地政府也对“全民游泳”提供大力的政策支持并进行不断地探索,开展游泳公益培训、健全游泳基建、将游泳纳入中考、举办各种游泳赛事、完善游泳人才培养机制等。

    游泳在江浙沪人民看来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传统技能,远古时代,人类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学会游泳。如今,无论是被鼓励“人人运动,人人游泳”,还是对游泳自发的热爱,都离不开游泳本身的魁力。

    游泳作为一项老少咸宜的运动,不同的泳姿有不同的锻炼作用。游泳不仅可以增强人的心肺功能,还可以帮助人减肥和塑形,另外,它对于减少哮喘、保护关节和腰椎、降低中风、预防静脉曲张和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选自(南方周末》2024年8月1日,有删减)

材料二:

水秋千——花样跳水

    江浙沪一带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常采用“水战”作为其征战形式之一。“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吴越“善洇”者不可枚举,特别是吴国水军骁勇举世闻名。

    在水战的基础上,产生了竞渡、水秋千、游水、弄潮等民间百姓可参与其中的“水戏”。

    宋代还有“水秋千”运动。《东京梦华录》记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将秋千架在画船船头。“一人上秋千”,表演者踏上秋千后,身体借助秋千的晃悠摆动,寻找时机。“将架(荡)平,筋斗掷身入水”,在秋千摆动到几乎与顶架横木齐平时,表演者从秋千上凌空起跳,在空中完成翻筋斗等花样动作后,直插入水,“谓之水秋千”,类似今天花样跳水。选手跳水时,“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还会有音乐伴奏。

表演“水秋千”时,皇宫大内的宫女都会登上高楼,卷起珠帘,追望观赏。宋人王有《宫词》“内人稀见水秋千,争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水龙船”。

(选自《中青网》,有删改)

材料三:

不同泳姿,锻炼效果大不同

泳姿

主要参与的肌肉

锻炼效果

难度指数

自由泳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让手臂、腿部线条匀称,结实且美丽柔软

★★★★

仰泳

背阔肌

使胸部挺拔:锻炼脚与腰部的弹性,使其结实

★★★

蛙泳

大腿股四头肌

消除大腿内侧的赘肉

★★

蝶泳

胸大肌、背阔肌、肩部

消除腰部赘肉,使肩部线条明朗

★★★★★

同学收集了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完成任务表。

“活力之‘水’,奥运余韵"任务表

【任务一】体裁我来选

判定第一则材料的体裁:A消息B特写C通讯D新闻评论

【任务二】标题我来拟

为第一则材料拟标题。

【任务三】内容我来理

请梳理江浙沪出游泳冠军的原因。

用简洁的话表述什么是“水秋千”。

水秋千就

【任务四】新闻我来评

网友留言一:

★醋栗子:潘展乐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浙江的骄傲,他自由泳这么厉害,如果让他参加蝶泳比赛也一定可以拿金牌的。

对话醋栗子:这可不一定哦!

网友留言二:

★望风江上:我也想去学“水秋千”,看起来又飒又美,随我一起去吧。

对话望风江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举一反三
阅读《夏夜如蝉》,完成小题

夏夜如蝉

林四海

    晚上散步,经过一条河流。

    河不宽阔,潺潺流水的那种。两岸垂柳蓬勃,树荫硕大。在“呱唧、呱唧”的蛙鸣声里,夹杂着一两声悠扬的虫鸣。

    忽然,就像是演唱会的过门曲一样,一阵清脆的声音从树冠上传出来,先是一只蝉,然后是两只、三只……越来越多的蝉加入进来,好像是从笛声变成了二胡、大小提琴,然后就是合奏了,不管不顾的,就那样弥漫开了。

    那蝉声,一会儿婉转低回,一会儿高亢激越,一会儿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会儿又如绵绵细雨润肤。城市就在这样的交响曲中开始了夜生活。

    引人注目的是路边一字排开的五六张桌子。桌子的前面是黑不溜秋的烧烤炉和架在火苗上的炒锅。热油的青烟混合着孜然粉、胡椒面、花椒的味道,充盈了河边的一条街。赤膊的烧烤师傅不停地吆喝着“油炸金蝉喽,营养丰富、价廉物美哎!”

    在“滋溜溜”的油锅里,一漏勺,又一漏勺,炸得焦脆金黄的幼蝉被装盘,端上桌子。盘中,微拱着身子的金蝉肢节分明,金黄惹眼。围坐的食客露出贪婪的目光,就着一听冰啤,“咔嚓、咔嚓”地咀嚼着,一口啤酒一只蝉,脸上满是惬意的神情。

    河边、树梢上,蝉鸣声依旧。只是声音已经弱了下去。侧耳倾听,竟有着末日般的哀鸣。

    马路边的夏风,热得喘不过气来。

    在城里待久了,格外怀念乡村的夏夜。

乡村的夏夜与蝉密不可分。白昼炙热的风继续沿袭着它们的威力。田间劳作回来的男人们,从堂屋里搬出四四方方的八仙桌,随意摆上几条长木凳。从井里打上一提桶冰凉透心的水,用毛巾撩着水,先是在脸上擦一下,然后是贴在胸膛前,惬意地闭上眼睛;再挤上一把,从后背上拖拉过去,似乎全身的热气瞬间就被抹没有了。

然后就四仰八叉地躺在木凳上,轻轻地摇着蒲扇。桌子、凳的上方,或是一棵树冠丈余的苦楝树,或是叶子宽厚肥硕的泡桐,或是细密如碎金的女贞;讲究一些的,是躺在各色繁花簇拥的紫薇树下。女人们照旧在厨房间忙碌着,准备全家的晚餐。

    这时候,蝉鸣的声音就开始在房前屋后的每一个角落里响起来。

    乡村的蝉鸣,始终带有一种不羁的狂野。这从它们的叫声就可以感受得出来。它们一上来就开始声嘶力竭地“吱吱”鸣叫,声音盖过了一切不知名的虫儿的鸣叫,甚至池塘里的蛙声也变得断断续续的,偶尔发出一两声孤独的 “呱呱”之声。

    蝉鸣的高潮是在女人们端上晚餐之后。那淋着菜籽油的炝瓜、拌着蒜瓣的水煮蚕豆、热气腾腾的金黄色玉米棒、白里透红的大麦糁子粥,一溜儿地在桌子上排开,蝉儿们也仿佛闻见了菜肴的香味一般,鼓足了劲儿,敞开憋了一天的喉咙,亮开嗓子叫着。

这个时候的蝉鸣,已经完全没有了白天鸣叫的章法。如果说,白天的蝉鸣是工工整整的楷书,一点一撇、一捺一提,还都谨小慎微,晚间的蝉鸣就已经完全演变成一场狂草书法的盛会:一会儿笔走游龙,一会儿泼墨挥毫,一会儿抑扬顿挫,一会儿洒脱写意……

    孩子们在一顿饱餐之后,又一窝蜂地聚集在一起,去寻找挂在树梢上的蝉蜕。

    孩子们是不把它们叫作蝉的,“知了猴”是它们统一的昵称。尤其是那空荡荡挂在树梢上的蝉蜕,据说可以入药,中药铺里收购的价格不菲。这就成了农村众多孩子勤工俭学的主要方式之一。

    就着如水的月光,循着叫得最欢的那棵树找过去,眼尖的孩子总能有个三五只的收获。蝉儿们也精明着呢,一旦有人靠近,就像袁枚《所见》里写的“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那样,立即就默不作声了。

    小心翼翼地从树梢上摘下蝉蜕之后,围观的孩子们立即欢呼起来。摘到了蝉蜕的小伙伴露出得意的笑容,然后大大咧咧地装进裤兜里。

    偶尔,也有调皮的孩子实在是馋不过,会捉上一两只刚刚蜕壳的蝉,油亮乌黑的,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有着青涩的树汁味儿。将它们掐头去尾,仅留着蝉的脖子后面一节,再剪去透明如纱的蝉翼,放在留有余温的锅塘灰烬里烤一下,趁热剥开黑色的壳,用指尖捏出指甲盖大小的一小撮瘦肉,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一阵比味精还鲜的感觉刹那间就从味蕾传遍了全身所有的毛孔。

    大部分孩子是舍不得烤“知了猴”的。即使抓到了它们,也只是在玩耍一番之后就放了它们。

    树越来越多,知了猴却越来越少,夏夜的蝉鸣也变得稀稀疏疏的,甚至,只能在人迹罕至的一些水边、荒滩边的树木上才能听到一两声的蝉鸣。

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二叔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蝉蛹成了餐桌上的抢手货。乡人们挖空心思地捉蝉,每到幼虫破土而出的时候,就在树干上缠绕一圈滑滑的透明胶带,破土后沿树而上的蝉蛹爬到这个地方就会掉落下来,刚出土的蝉蛹本身力气就不大,再加上跌得晕头转向的,只要在半夜时分沿着树转一圈,就能收获不少。

    “捉得多的人,一个晚上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呢,连一些孩子也加入捉蝉蛹的大军中了。”二叔有些痛心地说。

    蝉每年六七月开始产卵,第二年幼虫孵出,再在泥土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破土而出。

    试想,一个小小的生命,从出生到成年,竟然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度过漫长的数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成生命的蜕变,可就在满怀希望的攀爬中,成了人们的盘中之物。

前不久,听说乡人们又发明了一种能捉到更多蝉蛹的方法:将蝉产卵的树枝条剪下来,存放在温室大棚里,然后通过地热加温的办法,促使蝉蛹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孵化成虫。也就是说,已经可以通过人工育种的方式来增加蝉蛹的数量并缩短它们的生长周期了。

    听完默然。

    若干年以后,没有蝉鸣的夏夜,还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夏夜吗?

(选自《散文选刊》2020年第1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之所以后来会演变为传统节日,与寒食节有直接关系。《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一直到宋代,《梦粱录》中仍记载道:“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宣赐臣僚巨烛。”古时还有寒食禁火、清明生新火的习俗——寒食禁火祭墓,清明新火踏青,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两者在文化内涵上有密切联系,时间上也紧密相连。与清明密切相关的,还有三月三上巳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述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便是上巳踏青、携酒出游的场景。
       一般认为,正是在唐代,清明、寒食、上巳完成了整合,逐渐统一在了一个节日里,元稹《寒食日》中提及“今年寒食好风浪,此日一家同出游”,可见,寒食与清明、上巳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明清之后,寒食与上巳节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5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北京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河北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山西的太行太岳烈士陵园,辽宁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目前,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公布,共计277处。这些纪念设施,对于人们缅怀忠烈、追思英雄,具有重要的教育纪念意义。
       ②一年一清明,一岁一哀思。2023年清明时节,来到烈士纪念地,肃立默哀,鞠躬致敬,敬献花束,是不少人的郑重选择。铭记历史、汲取精神,我们在抚今追昔中更加坚定了奋斗意志。
       ③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常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缅怀英烈,是学习传承他们身上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的过程;缅怀英烈,也是从精神的高度出发,洗礼我们的精神世界,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过程。精神的伟力,总是催人奋进,让无数人有动力、有激情争做英雄群体中的一员。惟其如此,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我们的信仰光芒才能光辉闪耀。
       ④当前,我们不仅要用实际行动,做到铭记英雄、荣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更要真实地、真挚地讲好英雄故事。让英雄事迹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这是我们现在缅怀英烈应有的意义,也是我们继承英雄意志应有的真诚。
       ⑤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的征程上。对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不少挑战和风险,需要跨过一个个坎、超过一道道沟。我们也要像英烈们一样去奋斗、像英雄们一样去搏击,为属于我们的事业不断拓宽那条人间正道。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5日,有删改)
   【材料三】
活动三:看亚运赛事  赞少年壮志

材料一:

全红婵再次闪耀杭州亚运会,展现惊人才华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的比赛后,年仅16岁的中国跳水选手全红婵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她在女子单人十米台和女子双人十米台项目上分别夺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荣誉。

全红婵在本次亚运会上,凭借稳定的发挥和精湛的技艺,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其他选手,成功摘得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全红婵在比赛中还完成了两次满分跳水动作,展示了她在跳水领域的非凡才能。她的出色表现不仅为中国队赢得了荣誉,也为亚洲跳水运动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然而,就在全红婵在亚运会上大放异彩之际,关于她更换教练的消息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据爆料,原国家队教练陈若琳可能不再担任全红婵的教练,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央视体育频道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表示目前尚无确切消息证实此传闻。

中国跳水协会主席周继红对于全红婵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她的事业发展。周继红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全红婵在亚运会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她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我们将继续关注她的成长,为她提供最好的训练条件和支持。”

总之,全红婵在杭州亚运会上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为中国跳水队赢得了荣誉。让我们期待她在未来的比赛中能够继续创造辉煌,为国争光!

(搜狐网2023.10.14)

材料二:

全红婵惊艳亚洲跳水赛,勇夺金牌!

冠军的金光,并非一夜炼成。记者注意到,每次起跳前,她总是先在台上练习一遍动作,不做任何沟通,紧接着迈开步子走到台边。别看她年纪小,赛场上的大赛经验颇丰,人气和“含金量”更是无法用数字算清。

征战过奥运会、世锦赛,却唯独少一块亚运会的金牌,这是全红婵的亚运会首秀。两年前,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成名,以5跳3次满分的创纪录高分夺得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成为最年轻的奥运冠军。这位新秀“黑马”的横空出世,再加上其朴实可爱的采访,一夜之间收获了空前的关注,就连“跳水皇后”郭晶晶都羡慕她,直言:“我跳20年都没这么多满分,小全一场比赛就能做到。”

然而,全红婵成功的背后也有着坚韧和付出。她的职业生涯并不一帆风顺,曾经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挫折锻炼出了她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全红婵的跳水生涯充满了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的努力。她的成功不仅仅源自出色的技术和天赋,还有她在日常生、活中的严谨和自律。她始终保持着专注和毅力,这种职业态度不仅对她自己的成绩有所裨益,也激励着整个队伍。

全红婵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希望和机遇,我们期待看到她在跳水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功,为中国体育再添辉煌。

材料三:

____

比赛的高潮出现在第二轮。

在波澜不惊的第一轮过后,全红婵第二跳407C的动作表现十分完美,从空中姿态到入水,完美展示了何为“水花消失术”,现场7名裁判一致打出了10分的满分。

她站在十米跳台的前沿,凝视前方,淡定自若,脸上写满了专注和决心。四周安静下来,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等待全红婵的精彩一跳。

屈膝,高举双臂,全红婵离开十米跳台,向天空飞去她带着强大的力量,精准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翻转,每一个旋转,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瑕。全红婵宛如一只展翅的凤凰,动作优雅而流畅,随后,她笔直地扎进水中,水花微微溅起,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观众们的喝彩响彻整个杭州城,材判给出了7个10分,让全红婵锁定金牌。荣光的背后,是她无数的训练,努力。

“也没想很多,想好自己动作和要领。”谈到失误后的及时调整,赛后全红婵说。

这位16岁的跳水姑娘,一跳夺魁,为中国取得了荣誉。

【成长之路,文化恒久】相约亚运盛会,共赴美好未来。阅读下面三则有关亚运会的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发布

①4月3日,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正式向全球发布,吉祥物组合“江南忆”在互联网云端与网友们见面,三个机器人造型的吉祥物分别是琮琮、莲莲和宸宸。

②“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琮,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古代一种用以祭地的祥瑞玉器,呈四角或八角的方柱形,中有圆孔。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琮琮”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

③“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莲莲”身姿轻盈、体态优美,全身覆盖清新自然的颜色。莲叶头饰以三潭印月为顶,以互联网为径,特色鲜明。

④“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拱宸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宸宸”从大运河走来,游向钱塘江,游向世界。头顶举世罕见的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材料二】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文化记忆

①“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当你唱起这首歌曲时,可能会想起童年,想起过去的岁月。

②其实,歌曲《同一首歌》早在1990年9月就诞生了,是第十一届北京亚洲运动会开幕式转播的片头曲。歌曲表达出亚洲乃至全世界人民期盼和平发展的心声,成为北京亚运会的文化记忆。

③1983年,中国向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提出申办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1984年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北京赢得第十一届亚运会举办权。

④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体育代表团共6578人参加了此次运动会,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均超过历次亚运会,是当时亚运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中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全部27个比赛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获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总计341枚奖牌,第三次获得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

⑤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让全世界对中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进了中国和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展现出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

⑥歌曲《同一首歌》见证了这一盛事(以下为歌词节选):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的时刻。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 

【材料三】

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比赛小项正式发布

①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杭州亚组委正式对外公布了第19届亚洲运动会项目所有小项。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亚运版)、和平精英(亚运版)、炉石传说、刀塔2、梦三国2、街霸5和FIFA Online 4等八个电竞小项目入选。电竞第一次成为一个大型综合性洲际体育赛事的正式项目,这意味着社会对于电竞体育属性的认同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

②杭州亚运会希望通过电子竞技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推进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融合,展现主办城市的互联网特色,提升杭州亚运会在年轻群体中的关注度。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文章里的阅读身影

材料一: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忆读书》)读书一事被冰心戴上了快乐的冠冕,但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时一刻的快乐,而是整个人生的收获。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窃读记》)林海音学生时代,街上的书店一定是不允许读者随意翻阅的。她在放学后跑到书店里偷偷看书,怕被老板赶走,有时一本书甚至要跑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时光流转,当她回忆往事时,当年苦中作乐的读书生活成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上图书馆》)诗人、翻译家王佐良把清华大学图书馆当作自己的“恩师”。更重要的是,去图书馆成了他的习惯,因为偶遇一本书,也是生活的奇趣。

(摘编自陈雪《课本里的阅读生活》)

材料二:

数据中的阅读热度

今年以来,书籍相关搜索已经超23亿次,日均超20000万人次。而多元阅读方式已成主流,电子书、有声书的相关搜索分别同比上升97%与82%。喜马拉雅(国内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大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人均听书数量7.4本,同比增长了32.14%。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时间简史》、《富爸爸穷爸爸》、《资本论》、《唐诗三百首》分列科普读物、投资理财、社科新知、文学等子榜单的第一。

(摘自百度网《2022全民读书搜索大数据》)

材料三:

图表中的阅读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