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图文材料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卷
根据图1、图2的信息,分析两幅图所代表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从右侧示意图可见1901年掉落谷底,1921年之后社会发展趋势呈快速上升趋势,这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请作简要说明。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五四运动
综合上述材料,请用简要语言概括中国近代史。
中国革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镜头中的中国革命
镜头1八路军在前线镜头 2国民革命军进入汉口
镜头3井冈山会师镜头 4淮海战役支前民工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战争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①21世纪的世界—— 和平与发展 ②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战争与革命
③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19世纪中期的中国——屈辱与反抗
①赔款的数额越来越多
②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逐渐扩张到内地
③每次签不平等条约,中国都要开放大量通商口岸
④中国最终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京书不忘】
材料一:1927年在温州瓯海公学谈书。他在学校里看到遭受因民党速捕的共产党员都是平时品学兼优的老师、同学。他写下了诗句:“半年泊自堪啦,是处江湖亦我家。壮志未酬愁更绝,男儿谁解爱中华。”
【家书抒怀】
材料二:怎样才能救中因?吴为此苦苦思索。1929年,他入上海持志大学。不久,该校被因民党取缔,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今天的学子们,有几个超人出众的?有谁找到进步的爱因思想了?科学救因,在旧制度下的中因是走不通的。”
【家书大义】
材料三:1931年吴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家书中写道:“父亲。为挽将要灭亡的中国与解放大多数被压迫的人群。所以忍痛地离开你而和一切进步的人们集合若行动。我想:几年来在物质生活上你一定是苦痛的,但精神生活上有个这样为因为人民谋独立与解放的儿子也够你光茶的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