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项目式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各地都有饮用水源保护区,并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相关情况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调查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

(1)、【参观学习】污水处理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污水通过“格栅”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该实验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任务二:了解水质检测标准

【查阅资料】水的检测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气味、硬度、肉眼可见物等。检测方法包括看、闻、尝、品、查,更详细的指标需要通过精密的仪器测定。

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家有关水的硬度的标准为:

类别

极软水

软水

中硬水

硬水

高硬水

以CaCO3浓度计(mg/L)

0~75

75~150

150~300

300~450

450~700

【初步检测】同学们取少量河水,用便携式水硬度检测仪测得该自来水的硬度为311.2 mg/L,说明该河水属于。实验室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该自来水的硬度,蒸馏所得到的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任务三:参观自来水厂净水流程

【分析交流】取水后加入混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4)、活性炭(主要成分是C)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原因是(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5)、投药消毒的过程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任务四:设计保护水源地的宣传活动

活动主题

保护水源刻不容缓

活动对象

学校教职工、学生

时间地点

3月22日上午、学校

活动形式

展览、演讲

活动流程

1、创作展览板(水源地现状);2、演讲

(6)、【成果分享】通过项目化学习,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水源地现状,投入到保护水源地的行动中来,请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举一反三
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