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秦皇岛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地主把土地租给农场主,收取地租;农场主雇佣工人,赚取利润;农业工人出卖劳动力处在工资雇佣关系中,既无土地,也无财产。”这一社会结构反映了( )
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B、
农村生产力的大幅衰退
C、
资本主义新生产方式的出现
D、
农场主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举一反三
下列生产方式中不能体现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是( )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在13世纪的欧洲,随着分工的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农民为了缴纳赋税,自己从事手工生产,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材料,形成统一的雇佣关系,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上述材料说明了( )
某班同学研讨的历史知识,其内容有“开展垦殖运动”“农奴获得离开庄园的机会”“手工工场”“市民阶层”等。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
15世纪英国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民,在自己的家里接受呢绒商人的订货,有的将羊毛去污梳理,有的纺线,有的染料,有的织呢,而羊毛商人则收集成品投放市场。这反映的是( )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租地农场的建立者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六、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五、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筑与思想文化)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