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践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航运主权丧失
时间 | 近代航运主权丧失情况 |
①1850s | 西方轮船可以自由出入包括上海在内的五个开放口岸 |
②1860-1870s | 中国的沿海、沿江航运被外轮垄断,如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和英商太古 洋航,可以到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③1895年后 | 日本的轮船公司进入长江航运网络,与英国争夺在华航运霸权 |
④1900s | 英国主导的远东航运公会被迫吸收德国、日本等国的航运公司 |
——依据[美]罗安妮《大船航向:近代中国的航运、主权和民族建构(1860~1937)》
材料二 为了解决漕运及军事企业运输、经费等困难,1873年,李鸿章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创办轮船招商局。中国领水内第一次出现了悬挂中国旗的轮船。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初,李鸿章等人称公司的宗旨是与外国航运公司展开竞争,为朝廷“收回利权”。开业的头几年,轮船招商局竞争劲头十足,1877年便成功收购实力最雄厚的外轮公司旗昌轮船公司。但收购不久,轮船招商局就面临财政危机,最终招商局与英国轮船公司达成妥协,规定了彼此在长江航运利益的分配比例。
——摘编自[美]罗安妮《大船航向:近代中国的航运、主权和民族建构(1860~1937)》
材料三 1912年孙中山主张铺设铁路干线连接全国,加强各地人员、物资密切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消除各地区、民族间的隔闻与冲突,增强民族意识,促进国家统一。他还组建了铁路总公司,力图推进全国性铁路建设。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以二次革命为由,撤消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后来军阀混战,大量铁路遭到破坏,筑路款也被改做军费。
① | 《南京条约》:开放5个通商口岸 |
② | |
③ | |
④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实行门户开放 |
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
——摘编自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
材料三:近现代中国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事件 |
1895年 | 大生纱厂创建 |
“一战”期间 | 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
1925年 | 大生纱厂无力维持,被江浙财团接办,后落入官僚资本手中 |
抗战时期 | 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 |
解放战争期间 | 内战使荣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