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恒和希望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19世纪中叶以来,古老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激励我们奋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主题,源自1840年,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遭受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劫难。

——《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4期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四: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为什么说1840年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开始?
(2)、指出材料所述运动的名称。结合材料二和三,为什么说它是“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3)、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