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晚清统治集团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漫画说明这场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技术 B、维护封建统治 C、抵御外来侵略 D、镇压国内动荡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在距“1894年中日事件”120年后的2014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其中供奉着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战死的日军亡灵,包括二战时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

——新华网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自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

材料四面对侵略,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见证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

(事件•报道)以下是《申报》对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现象的报道。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炮皆系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申报》1894年7月9日

材料二:英美租界银楼、酒馆、茶食等铺招牌凡有满汉字样者前惟除去“满”字,昨日起则将“满”字一律改为“新”字,如新汉酒席、新汉首饰、新汉茶食等,颇觉气象一新。

——《申报》1911年11月6日

材料三:1865﹣1895年各主要城市新办报刊统计表

上海

香港

澳门

广州

厦门

福州

汉口

天津

宁波

其他

合计

外文报刊

41

12

14

5

2

5

2

2

1

7

91

中文报刊

45

6

/

10

3

4

7

1

2

8

86

——刘文婷:《中国近代商业报刊研究》

材料四:一般人论报纸者,以为报纸之使命不外二端:一为传达正确消息,二为建立公正舆论。自表面观之,此二者如能忠诚以为,似已尽报纸之能事。殊不知一报纸之形成,尚有若干潜在之元素焉,兹分述如下:

    报纸之大众化。报纸既为社会之缩影,则报纸即为社会所有……报纸之内容既以大众为对象,故所载之消息,应以大众之利益为利益,大众之是非为是非,断不容有一毫私见存于其间。

    报纸之教育化。吾人试取报纸读之,自首页以至于终了,其间无往不含有教育之意味,若者为国内政情,若者为国际局势,若者为商业金融,若者为社会琐闻,皆一一显露于眼前……此诚现实之教育读物也。

    报纸之时代化。人类生活,故无时无刻不在推演之中,日复一日,进展永无尽期……报纸为时代之读物,自应随时代以进展,尤应领导大众以谋适应时代。

    报纸之民族化。中国为一半殖民地之国家,职司舆论之报纸,尤应具有民族化之元素。一方面固应将旧社会的遗留,予以清除,一方面尤须努力于民族独立国家完整之使命。

——摘编自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

请同学们通过“宏大叙事”和“微观扫描”,来解读近代中国的巨变与新生。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四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

【一座城市的变迁】

材料二   以下是反映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竹枝词(部分节选):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注:ABCD)口头禅;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个群体的解放】

材料三   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大事记

时间

人物事件

主要内容

1883年

康有为等人在广州发起了不缠足会

反对压迫妇女,宣扬天足

1897年

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经正女子学校

提倡女子接受中西教育

1903年

邹容发表《革命军》

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

1912年

唐群英在南京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

提倡男女平等,宣传妇女参政

1921年

陈独秀在上海发表《我的妇女解放观》

妇女的解放,是精神上的,也是身体上的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相关政治因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