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积累与运用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ㅤㅤ圆明园中,有【____】的殿堂,也有【____】的tíng tái lóu gé____;有象征着【____】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的山乡村野。

ㅤㅤ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是,请给它找个结构相同的词语
(2)、①玲珑剔透②金碧辉煌③田园风光④热闹街市这四个词填在【】中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3)、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
(4)、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缩句)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ㅤㅤ【材料一】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①____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②____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③____,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④____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ㅤㅤ牛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ㅤㅤ……

ㅤㅤ每年的这一天 , 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亲相爱地说话呢。(选自《牛郎织女(二)》)

ㅤㅤ【材料二】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 , 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rèn)。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 , 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选自南北朝《荆楚岁时记》)

ㅤㅤ【注释】①机杼劳役:指在织布机上操劳。②织纴:指织作布帛之事。③涉秋:入秋。④髡:古代剃掉头发的刑罚,这里引申为光秃。⑤河鼓:星名,这里指牵牛星,⑥役:驱使,⑦梁:桥梁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6分)

走近鲁迅

[材料一] 鲁迅故里参观须知

开放景点: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百草园、鲁迅笔下风情园

部分景点介绍:

鲁迅祖居

鲁迅故居

三味书屋

鲁迅纪念馆

鲁迅祖居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它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

鲁迅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共分三进。鲁迅出生在这里,百草园就在其中,鲁迅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私塾,坐东朝西,北临小河。鲁迅十二岁开始到这里学习,前后共约五年。

鲁迅纪念馆粉墙黛瓦,黑漆大门,朴素清丽,主要展示鲁迅生平事迹,突出鲁迅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开放时间:

1.周一:8:30-17:00

2.周二至周日:8:30-21:00,20:45停止入园;其中冬季8:30-20:30,20:15停止入园。如周一逢黄金周、小长假,亦按此开放时间。

其他说明:

1.游客需登录“绍兴市文旅集团”或“绍兴鲁迅纪念馆”公众号预约,每人每天限预约一次。

2.预约成功后,凭“预约码和身份证”到游客中心领取参观通行证。

3.请在景区入口出示身份证,扫二维码入园;入口管理员比对证件资质,核实后方可入园;未成年人无身份证,请出示户口本。

[材料二] 鲁迅故里游览图

[材料三] 绍兴公交车站牌

阅读天地二

材料一: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接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节选自《桂花雨》)

材料二: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推推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而今剥着菱角,我又徜样在故乡的“水墨画”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

(节选自《水墨菱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汉字和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字中有画、画中有字,有很强的装饰性。汉字的装饰手法多样:既可以把字表达的意思用相应的形象刻画出来,使字义形象化;也可以将汉字的笔画形象化,把形象化的笔画组合成图形,再组合成汉字;还可以利用不同字体来表达不同的意韵,甲骨文、金文古朴简洁,篆书优雅清丽,楷书、隶书端庄凝重,行书、草书动感飘逸。

【材料二】

①2017年12月15日,北京奥组委成功发布了第24届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

②会徽的“冬”字以草书为灵感来源,体现出了和谐与飞扬的动感特征,让人饱含激情,对赛事充满无尽想象。

③除了字体设计的独具匠心外,会徽还用流畅、柔美的线条勾勒出冬奥运动员拼搏进取的形象。“冬”字的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冬”字图形中间舞动的线条象征着山峦、赛场、滑雪道,把静态的“冬”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④此外,会徽将传统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比如,“冬”字图形中间舞动的线条,除了象征着山峦、赛场、滑雪道外,还代表着节日飘舞的丝带,寓意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举行。此外,会徽还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