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天门市小学六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课外阅读

心系竹林

①故乡的竹林,远远望去,犹如一床厚厚的绿被子软软地盖着大山。清风过处,绿被子也随风起伏,仿佛是大山恬静休憩时均匀的呼吸。那竹林的绿是很浓很浓的,顺着山坡缓缓地蔓延,浸绿了巍峨的山峰,润绿了薄云缭绕的山谷,也映绿了远远的山峦。

②走进竹林,层层叠叠的叶子遮住了强烈的阳光,它们把阳光碎成点点的斑儿,零星地洒在铺满黄叶的地上,宛如一块绣了星星的黄锦。

③竹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帮助。

④儿时,常约了伙伴到竹林,摘下一片嫩嫩的竹叶儿放入口中,吹出百灵鸟叫般清脆的声音,逗得竹枝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开了,留在口中的是竹叶的幽幽清香。我们在林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就找个地方躺下,那软绵绵的厚厚的金黄的叶子,给人躺在炕上般的感觉,那么舒畅,那么惬意。闭了眼,让叶间的光点儿照在眼上,便感到红彤彤的一片。在这一片红亮的色影中,幻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将来……

⑤在春天,细雨纷纷的日子里,我会跑到竹林中去寻找竹荪(sūn)。那是一种粉红色的菌类,像根倒长的萝卜,半透明的,上面还沾着小水珠,鲜灵灵的。我将它们采上一大把,蹦跳着带回家,于是餐桌上又添了一份清香四溢的汤。初冬时节,那株株嫩笋已经长高,裹在它们身上的笋壳也随风飘落。母亲就把那壳儿捡了来,拭去上面的茸毛,然后剪成鞋底的形状,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布条纳成“千层底”——母亲说那样的鞋底可以隔湿。于是到了冬天,当皑皑白雪压弯竹梢时,我便穿着母亲做的暖和的新鞋和伙伴们在竹林中堆雪人、打雪仗了。

⑥时间流逝,我现在已远离了故乡,可是我的心仍系在竹林里。

(1)、读短文的第①②自然段,作者描写故乡的竹林的顺序是(    )
A、由近及远 B、从远到近 C、从整体到部分 D、由部分到整体
(2)、短文的第①自然段描写故乡的竹林,突出的主要特点是,读这段话我联想到四字词语
(3)、联系全文,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B、点明主题的中心句 C、引出下文的总起句
(4)、第⑤自然段中作者回忆了两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5)、读了这篇短文,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绝唱

严阵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里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青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鲜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看荷花。

    ②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批注: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水露的晶莹、圆润,展现了带露荷叶的美。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批注:____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枯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