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期中考试试卷
诗以形象感动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① “,”,对景物的形容令人感慨:时间过得这么快!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即景抒情, 想象明月是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 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勾勒一派秋景: ③“,,”,烘托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情。
手法 | 诗句 | 赏析 | 作者 | 出处 |
拟人 | ①{#blank#}1{#/blank#},{#blank#}2{#/blank#}。 |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榆荚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 韩愈 | 《晚春》 |
夸张 | ②{#blank#}3{#/blank#},{#blank#}4{#/blank#}。 | 运用夸张传达惜别深情。 | ③{#blank#}5{#/blank#} | 《逢入京使》 |
比喻 | ④{#blank#}6{#/blank#},{#blank#}7{#/blank#}。 | 以此手法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 | 郭茂倩(编) | 《木兰诗》 |
以动衬静 | ⑤{#blank#}8{#/blank#},{#blank#}9{#/blank#}。 | 写出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 王维 | 《竹里馆》 |
反衬 | ⑥谁家玉笛暗飞声,{#blank#}10{#/blank#}。 | 用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 李白 | 《春夜洛城闻笛》 |
家国情怀:“①{#blank#}1{#/blank#},关山度若飞。”写出了木兰为国征战沙场行军迅速的矫健身姿。(《木兰诗》) ② “{#blank#}2{#/blank#},{#blank#}3{#/blank#}。”写出了诗人虽辞官归乡,但仍思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
勤学笃志:“③{#blank#}4{#/blank#},{#blank#}5{#/blank#},仁在其中矣。”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才能笃志明德。(《论语》十二章) ④ “不畏浮云遮望眼,{#blank#}6{#/blank#}。”表达了诗人不为奸佞、笃志为国、高瞻远瞩、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王安石《登飞来峰》) |
洁身自好:周敦颐借写莲“⑤出淤泥而不染,{#blank#}7{#/blank#}”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操守。(周敦颐《爱莲说》) “斯是陋室,⑥{#blank#}8{#/blank#}。”刘禹锡虽身处陋室,却安然自在。(刘禹锡《陋室铭》) |
壮志雄心:⑦“{#blank#}9{#/blank#},{#blank#}10{#/blank#}。”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志向高远,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杜甫《望岳》)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