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通过访谈与对话,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并在作品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 C、《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之一是塑造了大批鲜活的英雄形象、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青面兽鲁达、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等。 D、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2)、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同学们大致梳理了艾青不同创作阶段的内容和特点。请你将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年代

成名期

“吹芦笛的诗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

第二次高峰期

《我爱这土地》

土地

忧伤热爱

70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

“归来的歌者”

③《

赞美歌颂

(3)、同学们在编辑《水浒传》读书专刊时、需要用一张抓图来表现小说主题。下而两幅图片、你认为哪一幅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甲图

乙图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Ⅰ

【第四站:明理探秘】

小华收集了几则有关网络与阅读的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 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 4 月 21 日)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 2020年的 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 2020年的10.71 本增加了0.22 本;从阅读时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 32.7%。

(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 年 4 月 24 日)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 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

“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 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 “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 “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

《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 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 年 4 月 13 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