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期中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光明网讯(记者李政葳)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8月28日—29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天津市委网信办共同承办。其间,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将主办网络诚信建设高峰论坛。

    诚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的重要基础。社会组织如何推动网络诚信建设?有哪些经验做法?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局长章勋宏介绍,作为中央网信办主办的全国性、联合性、枢纽性社会组织,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和优势,团结凝聚会员单位,持续加强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材料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信之本,交友之道、经离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鉴于此,黄埔区某中学开展“建设诚信学校”主题活动,该校初二(1)班准备召开一次“人无信而不立”的班级主题活动,希望同学们诚实做人,讲求信用,从生活中一点一酒做起。

(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2)、任务二:校刊上的“创建诚信家园大家谈”栏目急需稿件,你作为小记者要选取采访对象并对其进行采访,然后写一篇采访稿,请你选择2位采访对象并各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对象1:

采访问题1:

采访对象2:

采访问题2:

(3)、任务三:“人无信不立”的班级主题活动圆满结束,作为参与者,你深受启发,决定拟写一个关于诚信的座右铭来警戒提醒自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历史上,北京城曾经多河富水,掘地成泉。但自1999年起,本市经历了连续8年的干旱,再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用水量猛增,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河泉干枯,水质下降,用水告急。

    2014年12月12日,历时十余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进京,近七成用于首都自来水厂供水,还有部分填补进了密云、十三陵等大中型水库,同时为城市河湖生态补水、回补地下水。五年间,南水进京已超52亿立方米,本市地下水开采量压减3.36亿立方米。

    在用好南水的同时,北京市多措并举,压采地下水、关停部分自备井、河道补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局得以缓解,饮用水质量得到改善,昌平、怀柔、平谷等地陆续有干涸的水井和泉眼恢复喷涌。泉眼的“复活”,预示着北京的河流将有源源不断的水源供给。

   

    图1:1978年以来地下水位变化数据

    (材料二)

    有了南水作为城市供水的基本保障,北京的河湖治污也随之提速。污染严重的凉水河作为一条样本河道,重点治理。河沿岸35个排污口被封闭,两处生物除臭塔和四处离子除臭工程迅速建起;10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超过200多万立方米的大型再生水厂迅速建起并投入使用,高品质再生水源源不断注入河里,凉水河重现生机。这是南水北调工程修复水生态、改善水和环境的一个缩影,本市越来越多的河流正逐步恢复生机。

    2018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7亿立方米,成为本市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除了将净化后的再生水补入河道作为景观用水,随着地表水资源的开采力度下降,地下水位抬升,多条河流得以“复活”。

    到2035年,全市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