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①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    ),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②“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③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④“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⑤“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1)、请为第一段选择正确的动词:摔  爬  扫  蹦
(2)、如果不认识“贮藏”的“贮”,我们可以用查字法,先査,再查
(3)、红头在牛肚子里的路线是:从牛嘴到牛肚子,到,再到,最后在牛嘴里被喷出来。
(4)、把选文中可以解释牛“反刍”现象的句子找出来。
(5)、如果你是红头,脱困之后想对你的好朋友青头说什么呢?
举一反三
阅读《新时期的雷锋精神》,完成后面的题。

    ①2012年,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近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都推出了学雷锋专栏专题,很多地方也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

    ②那么,新时期,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学雷锋呢?

    ③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和单位对新时期学雷锋的认识还不很到位,行动还不很自觉。有的把学雷锋当成阶段性任务,说什么“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回来四月走”,有的甚至认为雷锋精神与时代精神不合拍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当前,我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口上,更不是一阵风,迫切需要深化认识,营造浓厚氛围,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④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做了许多好事,而这又建立在他认认真真、高质量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应立足本职,把自己这份工作干好。雷锋同志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学习的。

    ⑤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冷漠。虽然令人感动的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但金钱和利禄仍然让我们这个社会的某些角落变得冷冰冰的。 “小悦悦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就更需要我们像雷锋一样,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用雷锋精神去拯救我们将要丢失的道德和诚信。

    ⑥如果不能冲上前线抢险救灾,能捐助一份爱心,你就是雷锋;如果不能做一火车的好事,那么旅途上保持微笑互相谦让,你也是雷锋……如此这般力所能及的行为,都是我为人人的雷锋精神的体现。

    ⑦“学雷锋模范”张子祥、“雷锋式好村官”陈国明、“草根慈善家”阿里木等等,可以说他们都是我们新时期学雷锋活生生的好典型。

    ⑧修身齐家,做好自己,遵守社会公德,您就是新时期的活雷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以国之名,祭奠亡灵:81年,我们从未忘记

【材料一】

    12月13日,清晨7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集会广场上,五星红旗升起后又降下,悬在旗杆中间。

    这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1年前,侵华日军攻陷南京,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害。

    此时,南京城气温已经接近冰点,上午10点,花圈献至台上,和平鸽从台下飞起,近万名民众身着深色衣服,献花、垂首,全城鸣笛默哀……

    “平静的生活中,和平的景象下,我们至少每年有一个时间,有一天,来回首往事、铭记历史,让这份痛感重新唤醒。”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有一面墙,上面篆刻着遇难同胞的名字。

    12月10日,这面墙上,又新增了26个中国同胞的名字。目前,遇难同胞纪念馆名单墙上镌刻的遇难者名字已有10664个。

    这是一面属于南京人和所有中国人的“哭墙”。

    兵荒马乱,尸骨无存,对于幸存者群体来说,镌刻在“哭墙”上的名字,成为全家祭奠亲人的唯一寄托。

    如今南京高楼起,旧址复,可战火和创伤在幸存者的心理却依然可见。

    这份“痛感”永远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二】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中国早已不是1937年的中国,我们终于能够坚定捍卫国家权益,中华民族再也不会任人宰割、饱受欺凌。身处和平国度,有强大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我们铭记的不只是悲怆,纪念也不是要延续仇恨。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这段历史,与你我的过去和未来勾连,经历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提醒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我们缅怀逝者,但不被泪水遮挡视线。国家的祭奠,只为凝聚民族意志,汲取前进力量!此时此刻,中国人是在庄严昭告世人要远离战火!做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今日之铭记,不为宣扬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今日之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孱弱必将遭欺的训诫。

(选自龙华教育公众号)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芦苇赞

    古往今来,鲜花、芳草、青松、翠竹,都曾得到诗人和画家的青睐(lài)。而芦苇,往往很少被注意和重视。其实,这平平凡凡、朴实无华的芦苇,是很值得人们赞美的。

    盛夏时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嫩得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临风摇曳,婀娜多姿,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根芦苇,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脆弱的,无力的,只要大风一吹,就很容易折断,也许芦苇深知自身这个弱点吧,它从来不会单独存在,总是集群而生,聚众而长。只要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成林成海,风吹不断,浪打不倒。这时候,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芦苇弱小,它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气势磅礴的壮观。

    芦苇易生易长。每年冬天被全部砍光,第二年春天一阵春风,几场春雨,又长出新的芦苇,一年又一年,总是生机勃勃。

    芦苇_____虽然不能在高楼大厦中作柱作梁_____但在广大农村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_____它虽然不名贵_____但人们却可用它编织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用具_____它虽然不像金石那样坚硬_____万古不朽_____但它却可以变作纸浆_____造出洁白柔美的纸来_____就连那些苇梢碎叶_____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_____烧火做饭_____

    这就是芦苇,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现代文阅读

(二)爱唱歌的方头蟋蟀

佚名

①清晨,方头蟋蟀来到空气清新的树林里,“嘘————嘘————嘘”它试着打开嗓子,练习自己创作的“神曲”,只不过这首“神曲”目前还没有机会唱给别人听。

②这时,两只蜜蜂高高兴兴去采花蜜,有说有笑地从方头蟋蟀头上飞过,方头蟋蟀连忙跟它们打招呼:“嗨! 蜜蜂兄弟,早上好! 你们能够停下来听我唱首‘神曲’吗?”

③两只蜜蜂停了下来,望了望方头蟋蟀:“啊! ‘神曲’? 听起来还真像有这么一回事! 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呀!”两只蜜蜂说完就飞走了。

④方头蟋蟀有点纳闷,可蜜蜂兄弟或许真的没时间,它们一天到晚都忙着采蜜呢。

⑤蜜蜂飞走后,有三只蚂蚁急急忙忙地从方头蟋蟀身边经过。

⑥“蚂蚁兄弟,你们早啊!”

⑦“早呀,方头蟋蟀!”三只蚂蚁回答道。

⑧“你们能够停下来听我唱首‘神曲’吗?”方头蟋蟀小心翼翼地问。

⑨“啊! ‘神曲’? 看起来还真像有这么一回事! 不过,我们真的没有时间,我们得赶去搬食物呢!”三只蚂蚁说完就爬走了。

⑩方头蟋蟀有点委屈,可它又想,蚂蚁兄弟或者真的搬食物去了,它们家那么多兄弟,还等着它们的早餐呢。

⑪三只蚂蚁走后,树上飞来一只报信鸟。

⑫“早呀,报信鸟!”

⑬“早呀,方头蟋蟀!”报信鸟回答道。

⑭“你能听我唱首‘神曲’吗?”

我预测报信鸟会说:“ ____”,我的依据是 ____ 。

⑮方头蟋蟀泄气了,自己练习了好久的“神曲”,没法展示给大家。

⑯“早呀,方头蟋蟀!”一只白猫拿着鱼竿迎面走来。

⑰“早,白猫先生。”方头蟋蟀低着头。

⑱“你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吗?”白猫关心地问。

⑲“我只想唱首歌给它们听,可是它们……”

⑳“哦,它们没有时间听。”

㉑“你都知道了!”方头蟋蟀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㉒“没关系的,没有听众,你还可以唱给自己听!”白猫拍了拍蟋蟀的肩膀,就钓鱼去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