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宁德市2015-2016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探究一SO2的制取
通过上述实验,可推测SO2气体的性质有:
①.
②等合理答案.
探究二 CO2和SO2性质的比较
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如图2实验,探究比较CO2和SO2的化学性质.
实验Ⅰ | 实验Ⅱ | |
通入CO2 | 通入SO2 | |
品红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红色褪为无色 |
澄清石灰水 | 白色浑浊 | 白色浑浊 |
①二氧化硫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鉴别CO2和SO2的方法是将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是SO2 , 无明显变化的是CO2③实验Ⅱ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其.
【查阅资料】①碘水遇淀粉变蓝色.
②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I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4、254).
③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最高浓度限值
SO2最高浓度限值(单位mg/m3) | ||
一级标准 | 二级标准 | 三级标准 |
0.15 | 0.50 | 0.70 |
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向试管中加入1g溶质质量分数为0.0127%的碘水,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再滴入2﹣3滴淀粉溶液,配制成稀溶液.
Ⅲ.在指定地点用注射器抽取空气140次注入上述试管中(假设每次抽气500mL)
由实验可知:
①当溶液由变成无色时反应恰好完全.
②由此可计算空气中SO2的含量mg/m3(结果精确至0.01),所测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标准(填上表中所列举的等级).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发现问题]王馨悦同学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程后乐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眼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顾浩宇同学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blank#}1{#/blank#}发生反应.
[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碱石灰能吸水与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较长时间,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 ||||
实验现象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blank#}2{#/blank#}、{#blank#}3{#/blank#}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blank#}4{#/blank#}属{#blank#}5{#/blank#}反应.
[得出结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blank#}6{#/blank#}(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blank#}7{#/blank#};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blank#}8{#/blank#}.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20 | 20 | 20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08 | 0.08 | 0.04 |
试计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