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快乐阅读,完成练习。

我的家在海南岛,那里的水果可多了! 有香蕉、芒果、西瓜等,还有我最喜欢的椰(yē)子。

椰子树的树干又直又高,树顶上长着一簇簇又宽又长的叶子,像一把把长扇子似的。长叶子下面,长出了一串串椰子,墨(mò)绿色的是刚长出来的,翠绿色的是开始成熟的,棕色的是熟透了的。

椰子树的果实圆圆的,里面的果肉又白又嫩(nèn)、香甜可口。椰子的汁水晶莹透亮,味道甜甜的,有种清凉感,特别好喝!

(1)、按提示填空。

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如“簇”字可以查部,再查除去部首有画。“一簇簇”在文中的意思是:

(2)、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又直又高)的树干

的椰子

的叶子

的树干

的椰子

的叶子

(3)、照样子,写句子。

例:椰子的汁水晶莹透亮,味道甜甜的,有种清凉感,特别好喝!

西瓜的味道清甜可口,果肉汁水充沛,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品种很多,漂亮极了!

(4)、照样子把下面的词语分类。

①翠绿 ②又直又高 ③一簇簇 ④墨绿 ⑤一把把

⑥棕色 (⑦又白又嫩 ⑧一串串 ⑨又宽又长

表示数量的词(ABB式的词)

③⑤ ⑧

表示颜色的词(AB式的词)

表示事物特点的词(ABAC式的词)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____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我们家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恰 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③夹竹桃在大门内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 熙)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其他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④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忽 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⑤后来,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⑥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我每天都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渐渐隐入幕(霭 蔼)中,近处的几个古塔上却给电灯照得通明,望之如灵山幻境。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

⑦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梧桐树(节选)

公寓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亲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那些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芭蕉叶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与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与窗纱”了。

一个月以后,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变回

了春初的面目。(作者:丰子恺。选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