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时间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年前
1
4
2
3
11
1896〜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63.33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一 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曾纪泽等有识之士都强调“变局论”,主张学习西方。李鸿章较早就萌发出变法的意念。他认为,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只有“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李鸿章看到,“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的慷慨陈词感染了奕䜣,他说:“中国之宜谋自强,至今日而已亟矣,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摘编自李青《洋务派法律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对洋务运动的汲取、扬弃和超越,是更高层次、更深层次的“变计”洋务运动要“修补破屋,不使倾倒”,维新变法则要“大变”“全变”“骤变”,要“变体”“变道”,要全面效法“西学”“西政”,采用对中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的立场⋯⋯建立“宪政”国家。
——摘编自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 中国近代既是救亡图存的时代,也是思想启蒙的时代,这使救亡与启蒙成为中国近代的历史使命,他们提出的救亡纲领和启蒙方案既是拯救中国的纲领,又是启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 摘编自《论中国近代的救亡纲领、启蒙方案与教育哲学》
结合材料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两例,以“救亡图存·思想启蒙”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