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乌拉满族火锅是东北地区的传统美食,使痭的火锅由铜制成,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固体,俗称“铜绿”。请完下面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添加“铜绿”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铜绿” D、倾倒盐酸
(2)、煮火锅时,汤料上下翻腾,香气四溢,吸引着众多食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锅中的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变大 B、火锅中散发出香气,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 C、在火锅的盖子上,凝结着许多小水珠,说明分子很小 D、火锅冷却后,香气随之减少,说明分子停止运动
(3)、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 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1:1 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洗净的铜锅应擦干并保存在干燥处
举一反三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1)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blank#}1{#/blank#}。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出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刚的猜想正确。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blank#}2{#/blank#}。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blank#}3{#/blank#},你的判断依据是{#blank#}4{#/blank#}。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补充实验)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

(4)棉花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blank#}5{#/blank#},同时反应放热。

【实验结论】

(5)C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和碳酸钠,文字表达式为{#blank#}6{#/blank#}。

【反思与评价】

(6)通过小芳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一条启示是{#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