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王奔镇中心小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材料一】3D打印是什么?

ㅤㅤ3D打印(3D printing)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档案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材料,通过分割模型,再传送到打印机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机器人可直接参与3D打印。

ㅤㅤ【材料二】30年来消费型3D打印机销售统计图

ㅤㅤ【材料三】3D打印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

ㅤㅤ3D打印技术可以做出传统工艺无法做的商品,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航天技术、牙科、教育、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将会有广泛应用,打印房子就是在建筑应用的成功案例。

ㅤㅤ趋势1:机器人会工作,人人是创业家。

ㅤㅤ趋势2:个性化商品将变得多样。

ㅤㅤ趋势3:产品创新速度大大加快。

ㅤㅤ趋势4:制造业门槛降低,创意是王道。

ㅤㅤ趋势5:3D医疗为健康带来新革命。

ㅤㅤ趋势6:制造业将回流到发达国家。

(1)、根据提供的材料,将下面的3D打印流程重新排列。(填序号)

A.逐层打印

B.设计数字模型

C.分割模型

D.传送到打印机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3D打印机销售量有哪些变化?(至少写两点)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未来制造业将回流到发达国家,同时,由于成本和门槛逐渐降低,所有商品将变得多样,创意将是制造业发展的王道。

②3D打印技术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等领域都将会有广泛应用。

(4)、材料三中提到了3D打印技术对制造业带来的6种发展趋势。哪一种发展趋势给你的触动最大?说明你的理由。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人体内的江河

    人的体内有奔腾的江河,它是鲜红色的。这红色的江河就是血液。

    人体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人的血液里有大量的红血球,红血球里充满了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它吸取新鲜的氧气时,带铁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就使血液变成红色。也许你会奇怪,铁与氧结合会变成铁锈,为什么人体中的铁不会生锈呢?原来,血液中的铁被“镇”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可以吸取和放出氧,却无法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生锈了。

    人的血液里还有白血球,白血球是圆形的。其实,它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的,医生在验血时为了看清它们,才将它们染上白色。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它主要有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类型。中性白细胞能够对细菌展开攻击并加以吞噬,淋巴细胞能辨认感染、外来细胞及其他外来物质,并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作用。对抗这些外来物质。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们的外形和边缘规则的平板不同。血小板多数是两面凸起的椭圆球体,还有些是不规则的碎片。血管只要受伤,它们就会在伤口聚集,将伤口塞住,随后血浆中的化学物质就会促使血块形成,将伤口封起来。

    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三种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悬浮在血浆中,就构成了人体血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