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图文材料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七校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1月期中试卷
材料二:油画中的历史(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 | ![]() |
图3 油画《民族英雄邓世昌》 | 图4 油画《义和团廊坊大捷》 |
材料三:文献中的历史
![]() 图5 | 条约规定: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
![]() 图6 | 条约规定: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2.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
材料一: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描述了近代中国和西方三个阶段的关系,九年级王强同学就此制作了一张简表。
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 |
西方的冲击 |
中国人难以承受的打击 |
鸦片战争 |
① |
|
②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
仿效西方 |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
③ |
开启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 |
|
维新变法运动 |
④ |
|
20世纪 |
西方的思想 |
中国的革命 |
民主共和 |
⑤ |
|
⑥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材料二: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共十九大对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做出了顶层设计,指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2017年联合国决议,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理念的广泛支持,也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材料一: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直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大量的可用资金。
海上霸权是保证这一财富的“渠道”畅通无阻的关键。这个偏踞大西洋一隅的岛国,依靠带有浓重血腥气味的“海外活动”,获得滚滚财源。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完全建立在它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基础上。英国商品——“世界工厂”里源源不断的产品,成为轰击其他民族国家大门的重炮。
——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一部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线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关史实见下表。
大事年表
时间 | 史实列举 |
1851-1864年 | 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
19世纪60-90年代 |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
1894年 | 兴中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1895年 | “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
1898年 | “百日维新” |
1900年 | 义和团运动高潮,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下失败 |
1911年 | 武昌起义 |
——据《中国历史》整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