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七年人 人文地理_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 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 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距今11000—9000年。郑云飞、 蒋乐平等学者对上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进行显微观察, 发现相 当部分稻谷的小穗轴基盘部分相比野生稻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这 图1 上山遗址稻谷 是水稻获得驯化的重要标志。 |
写出上述材料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卷一 地势有良薄, 良田宜种晚, 薄田宜种早。……顺天时, 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 劳而无获。 ——贾思勰《齐民要术》节选 | 卷二 选地欲近上流。……水清则稻美也。三月种者为上时; 四月上旬为中时; 中旬为下时。 ——贾思勰《齐民要术》节选 |
归纳材料所反映的生产经验。
美国东方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指出,水稻在沙漠绿洲中的种植,尤其是在西南亚地区,是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后的公元 7 世纪逐渐开始的。在沙漠绿洲中种植水稻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并且种植水稻会增加土壤的盐碱度。这种种植条件的苛刻性表明,水稻的种植和传播在西南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和灌溉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材料指出水稻在西南亚的沙漠绿洲中得以种植的原因。
水稻的优良品种很多,占城(今越南等地)稻即其中之一。 占城稻的特点是穗长、 无芒、 耐旱、早熟。 它不“择地而生” ,适宜于普遍种植。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从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在江淮、两浙种植,后来又推广到北方。
北宋人口 (部分时期) 表
时间 | 人口 |
太平兴国五年 (980年) | 3710万 |
宣和六年 (1124年) | 12600万 |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从上述材料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加工好的稻米能够制作成各种米食,其中最重要的是“饭”。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 “乌饭”的制作方法。 陈朝陈霸先在大破齐军的血战中烧制“鸭块荷叶饭”。唐朝时食疗粥风靡,如桃仁粥、鸡子粥等; 白居易《食笋》中记录了春笋甑饭的做法。明清小说中直接出现了茶泡饭的记载。走出中国,稻米又因地制宜被制作出各种美食,如越南河粉、 日本寿司等等。
请你以稻米为主材,制作一道特色美食,并对这道美食进行拍照,然后介绍制作方法。
黄酒一壶香万里,文心一脉续千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酒与绍兴山水
材料二:酒与绍兴名人
时代 | 越地名人 | 名人酒事 | 名人事迹 |
春秋 | 勾践 | 投醪劳军破昊国 |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昭雪亡国之耻. |
东晋 | ① | 曲水流觞写《兰亭》 | 创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② | 贺知章 | 金龟换酒会李白 | 创作《回乡俩书》,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
近现代 | 鲁迅 | 漏船载酒泛中流 | ③ |
材料三:“老绍兴,醉江南”。绍兴人一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满月酒”“寿酒”“上梁酒”“开业酒扎……”酒成为绍兴的文化符号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重建绍兴水城”,保护水质,提升黄酒品质;通过举办黄酒节、筹建黄酒文化园等举措,发展黄酒产业,彰显绍兴酒文化的特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