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

一鸣惊人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 , 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隐: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②蜚:飞。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赘婿也/下车引 B、尝屈辱/若柳絮因风起 C、齐威王之/学而习之 D、政卿大夫/相而去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3)、淳于髡为什么要以“隐语”来劝谏齐王?由此你看出淳于髡是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乙】论修河第一状(节选)

[北宋]欧阳修

    臣伏以国家兴大役、动大众,必先顺天时、量人力。谋于其始而审,然后必行,计其所利者多,乃能无悔。伏见比年以来,兴役勤众,劳民费财,不精谋虑于厥初,轻信利害之偏说,举事之始,既已仓惶,群议一摇,寻复悔罢。臣不敢远引他事上烦圣聪只如往年河决商胡是时执政之臣不慎计虑遽谋修塞。科配一千八百万梢芟 , 搔动六路一百有余州军,官吏催驱,急若星火,民庶愁苦,盈于道涂。或物已输官,或人方在路,未及兴役,遽已罢修。虚费民财,为国怨,举事轻脱,为害若斯。 虽既往之失难追,而可鉴之踪未远。今者又闻复有修河之役,聚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计其所用物力,数倍往年。 当此天灾岁旱之时,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臣知其大不可也。

【注释】①北宋建朝以来,黄河灾患频发,此时朝中众臣提出“塞商胡,开横垄”的“修河奇策”,欧阳修为此上疏治河之状。状,文体的一种,用于陈述事件经过或人的事迹。②伏:多用于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想法时用的敬词。③河决商胡:黄河曾经在商胡(今河南濮阳)发生决堤,修塞治河,最终无效。④科配:指官府摊派正项赋税外的临时加税。⑤梢芟(shān):树枝、芦荻之类的防汛护堤材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