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盐仓24秋 九年级语文 第二部分 醉翁——欧阳修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①此词写春日画船载酒宴游之乐事,当作于公元 1049—1050年,当时词人贬官颍州任上。②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③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乙】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丙】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 , 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谥曰文忠。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会谈论记载我。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止散青苗钱:前一期青苗钱的本息农民未能如期支付时,要停发下一次的青苗钱。目的在于减轻农民负担,减少政府损失,缓和社会矛盾。

(1)、【甲】词中从“”(填动词)字可见游人如织、喧嚣热闹的情形。
(2)、晁无咎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请结合【甲】词中的句子赏析“出”的表达效果。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前后如此     佛印绝弥勒 B、后生不有言欧公者    未有能与其奇者 C、既数污蔑      军士吏 D、守青州     鲁肃过寻阳
(4)、结合加点的关键词品析欧阳修的人物形象。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5)、请结合【甲】【乙】【丙】和《醉翁亭记》以及知识卡片的内容,分析欧阳修谥号为“文忠”的原因。

知识卡片

谥号: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比如汉武帝,他在位时大举用兵击败匈奴,颇有建树,因此谥号“武”,赞其“威强睿德”。常见名臣的谥号有文正(范仲淹)、忠武(诸葛亮)等。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蝈蝈的叫声
        ①“唧唧,唧唧——”窗外,若隐若现地传来一阵叫声。
        ②我警觉地竖起耳朵。是什么声音?从哪里传来的?怎么这么刺耳?
        ③自从儿子进入中考倒计时以来,我对声音就特别敏感。有一次,六楼一户人家搞装修,虽然与我家隔了四层,但是,我还是感觉电钻和电锯的声音,非常刺耳、吵人。我跑上楼,与那户人家商量,我家孩子正在迎接中考,孩子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回家,能不能请你们在五点半前停工?户主一听我的来意,二话没说,当即吩咐工人,每天五点二十准时停工。后来才获知,去年他的小孩刚刚参加过高考,深有体会。父同此心啊。
       ④“唧唧,唧唧——”声音越来越响,似乎正由远而近。
       ⑤这是多么单调、直接、枯燥的声音啊,简直让人抓狂。我们家,早就草木皆兵。平时在家里,我喜欢一边干活,一边哼个小曲,有时兴致来了,还会和妻子对唱一曲家乡的黄梅戏,来段天仙配什么的。夫唱妇随,甭提有多美了。这个嗜好,早已被我像掐灭一根香烟一样,灭了。为了给儿子打造一个静谧、祥和的学习环境,我和妻子在家里尽量不发出一丁点声音:电视,不看了;音响,不听了;手机,调到振动;做饭的时候,将厨房的门关牢,不让任何锅碗瓢勺的声音透出来。最绝的,是妻子将拖鞋底都缝了层厚布,这样,走起路来,就能跟猫一样,无声无息了。有几天我感冒,老是打喷嚏,声如轰雷,为了将喷嚏的声音遏制住,我肩膀上搭了条厚实的毛巾,一旦要打喷嚏,赶紧用毛巾将嘴死死捂住。喷嚏,遂一次次作夭折状。
        ⑥“唧唧,唧唧——”该死的声音,像炸雷一样,越滚越近。最后,竟然在楼前停了下来。
       ⑦我打开窗户,探出头,一看,肺差点气炸了!原来是一个小贩,挑着一串串蝈蝈笼在叫卖。米黄色的小笼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蝈蝈的叫声。我家楼下正好有一棵大树,卖蝈蝈的小贩和他的蝈蝈们,看来是打算在树荫下休息会儿。“唧唧——”一只蝈蝈的声音;“唧,唧唧——”又一只蝈蝈的声音;“唧唧,唧唧——”如果你听过几百只蝈蝈同时吼叫,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愤怒、崩溃!
        ⑧蝈蝈的声音,很快吸引了几个玩耍的小孩,围了过去。这些刚上小学的孩子,暂时还没有感到多少学习的压力,几只蚂蚁,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何况忽然闯进小区里来的蝈蝈们。儿子小的时候,也像他们一样,无忧无虑,快乐得像个天使。记得有一次,我带儿子到乡下一位亲戚家玩,亲戚家外面的树枝上,到处都是蝈蝈的叫声。儿子和亲戚家的小孩,拿着网兜,四处逮蝈蝈,一个下午下来,胳臂晒得脱了一层皮,他竟然丝毫不觉得痛。我曾经答应他,每年夏天都带他去乡下,这个承诺,已经有几年没有兑现了?
       ⑨“唧唧,唧唧——”蝈蝈的大合唱,拉回了我的思绪。不行,我不能让这个噪音影响了孩子的复习!再有一个星期,儿子就要参加中考了,这可是他人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次大考,绝不能毁于一旦。
       ⑩我怒气冲冲地打开卧室的大门。
       ⑪刚走到客厅,儿子房间的门,突然也打开了。
       ⑫“儿子,是外面的声音吵了你吧?我马上去赶走他们!”我心疼而有点愧疚地看着儿子。
       ⑬“老爸,你也听到外面的声音了□”儿子伸了个懒腰 □ “我从窗户看到了,是蝈蝈的声音,真好听啊!”
        ⑭好听?我以为儿子会像我一样被聒噪的蝈蝈声弄得心烦意乱,没想到,他竟然觉得好听。他真的觉得蝈蝈的声音好听?他没有被影响到吗?
       ⑮“老爸,我有个小请求。”
       ⑯“你说,老爸答应你。”
       ⑰“去帮我买一只蝈蝈回来,好吗?”
        ⑱……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二)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郤正闻之,谓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资治通鉴》)

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同学们对范仲淹、欧阳修很感兴趣,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任务。

1036年,范仲淹得罪当朝丞相吕夷简,被贬饶州。

【甲】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注释】①文正:范仲淹的谥号。知:主持、掌管。②公:指欧阳修。谏官:官名。高若讷:人名。

◎1040年,范仲淹在陕西被重新任用。

【乙】仲淹使陕西,辟(欧阳修)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____ 。”

(《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③辟:征召来授予官职。掌书记:官名。

◎1043年—1044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作《朋党论》。

【丙】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明,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欧阳修《朋党论》)

【注释】④党引:勾结。

◎1045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上书辩护,也被贬。

◎1046年,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欧阳修作《醉翁亭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