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古诗文阅读小组找到了与“读书之乐”相关的古诗文,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甲]四时读书乐·冬

翁森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 , 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注释:①千崖:群山。②迥然:形容差别很大。③韦编:古代将竹简连缀成篇的皮绳,后借指书籍。④地炉:地上的火炉。⑤茶鼎:烹茶的器具。⑥活火:明火,有火苗的火。⑦天地心:天地孕育万物之心。

[乙]祖莹偷读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有删减)

(1)、基础通关。

[字词通关]

文言词汇

方法

解释

父母其成疾

语境推测法

非诸生所

查找字典法:①追上,赶上;②至,到达:③乘,趁;④跟,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当远至

组词法,例如“禁之不能止”的“禁”是禁止的意思。

④[断句]以 衣 被 蔽 塞 窗 户 恐 漏 光 明 为 家 人 所 觉(断2处)

(2)、甲文中“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两句极富诗意,请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画面。
(3)、两则材料都与读书有关,翁森和祖莹谁是你心目中的读书之星?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

【甲】山园小梅

【宋】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 不须檀板共金樽

         (选自《宋诗三百首》)

【乙】孤山月下看梅花

【明】高 濂

孤山旧址,逋老种梅三百六十,已废,继种者今又寥寥尽矣。孙中贵公补植原数,春初玉树参差,冰花错落,琼台倚望,恍坐玄圃罗浮。若非黄昏月下,携尊吟赏,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之趣,何能真见实际!

(选自《高濂集》)

【丙】林迪臣太守孤山补梅记

【清】林 纾

孤山实居西湖之阴,东南面葛岭,水萦之若带焉。余尝放舟入锦带桥,周孤山,以出西泠。万树积绿,隐隐见微径,虽斜日掩映,恒苍然若滴,盖岚气蒸变而成为此状也。余三至杭,谒处士公墓。今守杭者为同郡迪臣先生,又吾林氏者也。

先生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为匹夫匹妇存其利,而先生犹以为旷职而亡功。因补梅百株于孤山之麓,既而叹曰:“若数年之后樵苏及之,彼杭人又乌知有太守梅者?”余曰:“方处士公种梅豢鹤结庐于兹山,且不有妻子之累,岂复图名?而今之称处士者若昨日。是故为名而隐,号曰‘充隐’,即为名而官亦决非能官者也。先生守杭三年,政平人和,而萧然恒若无与,岂区区垂意于一梅?吾政恐后人之见梅者,转以思先生之政于无穷也,而先生又焉逃其名?”光绪己亥三月,既为图以归先生,并为之记。                                              

     (选自《林纾集》,有改动)

【注释】①林逋:北宋诗人,隐居西湖孤山上,后人又称“林处士”,他孤身一人种梅养鹤,孤山梅花因他名扬天下。他死后葬于孤山。②暄妍:明媚鲜丽。③疏影:梅花疏落的影子。④霜禽:指白鹤。⑤微吟:小声吟咏。⑥狎:玩赏,亲近。⑦檀板:指乐器。⑧金樽:指饮酒。⑨逋老:指林逋。⑩玄圃罗浮:泛指仙境名山。⑪林迪臣太守:指林启,当时主政杭州,曾在孤山上补种梅花百株,林纾曾绘图纪念,文中尊称他为先生。⑫充隐:冒充的隐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