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材料一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第2甲46名进士“康有为,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
——摘编自李周望《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
“康有为,字广夏,号更生,原名祖诒,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用工部主事。”
——摘编自赵尔翼《清史稿》
材料二 关于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人物 | 原因分析 |
康广仁(康有为之弟) | 兄长(推行变法)规模太大,包揽太多,参与人员太少……皇上又无实权,变法如何能够成功?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 | 1898年康有为只有40岁,而他的主要支持者梁启超才25岁,两人以前都没有在政府供职的经验。康有为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 |
人物 | 变革论述 | 出处 |
梁启超 | “法者,天下公器也;变着,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义》(1896年) |
孙中山 | 全体人员正准备着要迎接一个变革,有大多数的诚实的人们,准备而且决心要进入公共民主的生活。 | 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897年)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