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2章 第5节 第3课时 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步骤一:在广口瓶中加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观察到瓶内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继续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瓶内连续产生气泡,烧杯中澄清石灰水____。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 | 产生大量气泡 | 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B | 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 |
C | 点燃未知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干冷小烧杯 | 烧杯内壁有水珠 | 该气体组成一定含有氢元素 |
D | 将某固体的水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pH试纸变蓝色 | 该固体一定是碱 |
①分别向盛有0.5g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t1
②静置,测量温度t2
③分别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实验记录]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记录如下:
t1/℃ | t2/℃ | t3/℃ | |
Na2CO3 | 23.3 | 20.0 | 23.7 |
NaHCO3 | 18.5 | 20.0 | 20.8 |
(1)甲同学猜想的不足之处是{#blank#}1{#/blank#},通过步骤①得到的结论是{#blank#}2{#/blank#}。
(2)通过步骤②和③得到的结论是: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老师指出乙的设计仍存在不足,并补充做如下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22.2℃。此实验的目的是{#blank#}3{#/blank#}。
(3)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4{#/blank#}(填序号)。
A.盐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过程
B.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实验Ⅰ和Ⅱ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物质的溶解和稀释有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