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材料一:某班学生进行新鲜番茄植株叶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时未加入CaCO3 , 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PSII和PSI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

材料二:某研究者测得番茄植株在CK条件(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和HH条件(高温高光)下,培养5天后的相关指标数据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μmol·m-2·s-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ppm

Rubisco活性/(U·mL-1

CK

25

500

12.1

114.2

308

189

HH

35

1000

1.8

31.2

448

61

注:两组实验,除温度和光照有差异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1)、分析图甲所示实验结果可知,含量最多的色素为,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材料一中的色素提取液,发现其与正确操作下获得的色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差异最大在于光。
(2)、PSII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将H2O分解为H+。图乙中为过程③供能,其中H+积累,从而推动ATP的合成。
(3)、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HH条件下番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的原因。此条件下的短时间内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在叶绿体中的含量(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D1蛋白是PSII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II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且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已知药物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为研究植物应对高温高光逆境时D1蛋白的变化机制,研究者利用番茄植株进行如下三组实验:①组在适宜温度、适宜光照下培养;③组在高温高光下培养并施加适量Sm(抑制D1蛋白合成的药物)。②组的处理方式是。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5天每天定期测定各组番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结果如丙图,预测结果为三组D1蛋白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
举一反三

如图是以植物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若是利用紫色洋葱叶肉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红墨水的0.3g/mL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C处的颜色是{#blank#}1{#/blank#} .若另一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能否发生图1中的现象?{#blank#}2{#/blank#} 

(2)图2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的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细胞D与E的染色体数之比为{#blank#}3{#/blank#} ,若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常用植物的{#blank#}4{#/blank#} 做切片,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blank#}5{#/blank#} 

(3)某同学在做色素提取分离实验时得到结果如图3,发现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的原因有{#blank#}6{#/blank#} .(至少写两项)

(4)实验表明,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闭(图4)与保卫细胞中脱落酸(ABA)的含量密切相关,ABA具有明显促进更多气孔关闭的作用.为验证ABA可导致更多的气孔关闭,请完成实验.

①制片:取菠菜叶,用镊子剥取表皮,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blank#}7{#/blank#} ,制成临时装片.

②镜检:将制成的临时装片置于低倍显微下观察并记录.

③处理:接着将上述临时装片盖玻片的一侧滴上{#blank#}8{#/blank#}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④镜检:将步骤③制得的临时装片再置于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a.预测两次镜检观察结果的不同之处是:第二次镜检时{#blank#}9{#/blank#} .

b.低倍镜下找到一个气孔,换高倍镜观察该气孔关闭时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如何操作?{#blank#}10{#/blank#} 

若不考虑视野变暗,请写出简要步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