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金华市结盟六校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联考试卷(1.1-3.6及78年级内容)
组别 | 酸 | 加入酸的体积(毫升) | 溶液pH |
1 | 3.6%醋酸(pH=2.5) | 10.1 | 6.7 |
30.0 | 4.4 | ||
2 | 3.6%盐酸(pH=0) | 5.9 | 11.4 |
6.1 | 3.6 | ||
3 | 0.012%盐酸(pH=2.5) | 1824 | 8.2 |
1825 | 7.0 |
①I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②该强碱性溶液中,有效成分是。
①配制100千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千克?
②碱液处理后的织物,用醋酸调节pH至7.5~4.0之间。为什么用醋酸呢?表中是在60毫升0.4%的氢氧化钠溶液(pH=13.0)中加入酸的体积和溶液pH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信息,解释使用醋酸的原因:。
实验1结束后,同学们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建立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blank#}1{#/blank#}.
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Na2CO3;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实验探究】
组内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了实验2的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 | 无白色沉淀 | ①{#blank#}2{#/blank#}. |
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 量的盐酸溶液 | ②{#blank#}3{#/blank#}. | 猜想二成立 |
请将表格中的实验结论①与实验现象②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
①从微观分析,实验1中OH-并没有实质参与反应,无法准确得出可溶性碱能与盐反应这一化学通性。有同学提出可以将Na2CO3溶液更换为{#blank#}4{#/blank#}溶液进行实验,让OH实质参与反应来得出可溶性碱的这一化学通性。
②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加以实验。
甲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至全部溶解 | 无色溶液 |
②用pH试纸测①溶液的pH值 | 溶液的 , 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
乙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进行振荡至全部溶解 | 无色溶液 |
②向①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