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同步练习

分析方法。
(1)、读了《我喜欢的五色梅》,我发现写事物前要仔细,还要注意
(2)、如何把事物写生动?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应该按照一定顺序来写。

B.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C.不能加以联想和想象。

D.相同的事物可以对比着来写。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巴根草(节选)

 巴根草是与我最亲近的草。打小在农村生活,满山满坡满田埂,到处可见巴根草的身影。

 初春时节,遥看的草色几乎全是刚冒出芽的巴根草,密密的,碎碎的,像是同时感知了回暖的地气,成片成片地露出头来,打量着苍茫大地。

 盛夏,巴根草成了农家耕牛上等的食料。夕阳西下,田埂、山坡处处可见牛儿低头啃青的场景。牛儿啃过的田埂,草儿迅速低矮下去,别担心,要不了一周,巴根草又会疯长起来,覆过人的脚面。

 秋风渐起,巴根草的叶片开始由青转黄。闲下来的农人抱上锄头,寻一条田埂,去锄巴根草。农人将刚锄下的根须上带着泥土的巴根草码成一小堆,操起镰刀把用力敲去上面的泥土,把草儿摊在田埂上曝晒,只消半天工夫,草儿便干透,挑回去堆到场地上,过冬就不愁了。

 儿时的我曾悄悄问过母亲,田埂上的巴根草被锄后,春来田埂会不会光秃秃的。母亲说,巴根草命强,春天一到,又会长满一条条田埂。春日又至,如母亲所言,被锄头深翻过的田埂,又滋生出一派盎然的绿意,看去真是欣喜。那些被遗留在泥土里的巴根草根须,经过漫长隆冬的疗伤,又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在无边的旷野演绎出一场生命世代相传的传奇。

 突然明白巴根草为何又叫铁线草、牛筋草。有铁一般的硬,有筋一般的韧,当然配得上这样的别名。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

佚名

    ①蚂蚁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常见,它们被称为勤劳的“搬运工”

    ②蚂蚁的外形很有特点。它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角和一对强壮的颚(è)。胸部长有三对足,腹部呈卵形。

    ③蚂蚁体形虽小,力气却很大。科学家实验证明,蚂蚁搬的东西的质量可以超过它自身重量的很多倍。若按此计算,蚂蚁是昆虫界名副其实的“举重冠军”,连号称“昆虫大力士”的螳螂也要甘拜下风。蚂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力气,是因为它腿部的肌肉。蚂蚁的腿运动时,肌肉产生一种神奇的酸性物质,刺激肌肉迅速收缩,产生巨大的动力,④蚂蚁又是如何寻找和搬运食物的呢?这与蚂蚁的触角有很大关系。蚂蚁的触角有嗅觉功能,只要它用触角碰一碰,就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吃,是什么味道。如果碰到不能吃的东西,它们就会自觉绕开。蚂蚁的触角也是它们彼此沟通的工具,先找到食物的“侦察兵”会用触角与伙伴互相碰撞,再用触角触几下地面,通过气味信息来传递食物的大小和所在的位置。它们遇到小块儿的食物,由单个蚂蚁拖回巢穴;找到大块儿的食物,由蚂蚁团队合力搬回。在团队中每一只蚂蚁都会尽职尽责,共同配合完成工作,极具协作精神。

(选自《科普知识问与答》,有删改)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香香的“小不点”

佚 名

①在作物当中,个头虽小但名气颇大的是什么?对,是芝麻,作物中的“小不点”。

②芝麻的个头很小。A.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秆是中空的,一般呈四棱柱形,高100厘米左右;花单生或簇生;果实在方言里叫“芝麻刷子”,顺茎秆由下而上排列,成熟前青色闭合,成熟后干枯开裂,散落出种子。芝麻的种子,白色居多,也有黄、棕红、黑色。B.种子一千粒重3克左右,也就是说,15粒芝麻种子的重量才与1粒小麦种子相当。种子含油量达55%—61%,气味芳香,加工成的芝麻油也叫香油,是用途广泛的调味品。

③芝麻的名气很大。与芝麻有关的典故、歇后语、俗语比比皆是,芝麻是自下而上开花,便有了众所周知的歇后语:____。说不值得提及的小事情,叫“芝麻粒大的事”;因芝麻种子太小,说过时的小事情,叫“____”;说做了因小失大的傻事,叫“____”;有的人为官,但官职不大,往往自嘲或被戏称为“芝麻官”。因芝麻的果实方言叫“芝麻刷子”,所以说能办成的事,叫“有刷”;毫无希望办到的事情,叫“没有刷”;有真本事,叫“____”。因芝麻油也叫香油,所以形容得到好处多,叫“吃香”;形容生活富裕,叫“吃香的喝辣的”。不仅如此,在《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里,“芝麻开门”成了打开宝藏大门的暗号,看来外国人对芝麻也是崇拜有加。

④芝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C.芝麻有补肝肾的功效。还可以治疗头发早白、头晕耳鸣、高血压等;用芝麻加工成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比如芝麻球、芝麻酱、芝麻糖、芝麻饼等。但要注意的是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忌食芝麻。这是因为芝麻含有较高的脂肪和纤维素,会刺激肠道蠕动,加重肠道炎症和腹泻症状。

⑤芝麻,作物中的“小不点”,为我们多彩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我们在品尝它独特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独特的文化魅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