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名校教联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人贵在自修

张燕峰

    ①作家梁晓声说:人有三命,那就是天命、实命与自修命。
    ②何为天命? 父母给的叫天命。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无法选择出生于怎样的家庭,既然无法选择,那就坦然接受。
    ③何为实命? 生活经历给你的就是实命。生活赐予我们的无论是蜜汁还是苦酒,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实实在在去经历的。

    ④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应被动接受所谓命运的预先安排了。
    ⑤《史记·陈涉世家》写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种感叹依然____着每颗胸怀天下的人心。显然,没有不可改变的东西,只要靠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一定能____自己的生活状况与现实处境。于是,经常看到许多人在饮尽生活赐予的苦酒,遍尝命运赐予的磨难之后,终于成功“逆袭”,实现了华丽转身。很遗憾,也出现了不少沉溺于物质享乐的人,终归精神缺钙、一事无成。殊不知,苦难堪称人生的财富,在苦水中摸爬滚打,重新站起来,才能被锻造为实干先锋或铁骨硬汉。
    ⑥何为“自修命”呢? 其实,自修命附带着更深厚的文化气质。生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个人的修养,除了来自先天继承与家庭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莫过于个人的修为。那么,应该如何自修呢?
    ⑦显然,踏心阅读属于最大的捷径。读几本好书,就是与很多灵魂高尚的人畅谈。一本好书能传授很多优良品质,比如,智慧、坚韧、达观、善良、宽容……在书籍的润泽下,一个人的修养将不断加强,内心世界也会变得柔软慈悲,有同理心。
    ⑧除了读书,还可以“与善者为伴,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占勤奋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懒惰; 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消沉; 与善良的人在一起,则不会邪恶; 与智者在一起,注定不同凡响; 与高人在一起,总会登上另一座思想与实践的高峰。
    ⑨“修”,是一方面,它面对着更重要的另一个层面。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关键是,经历风雨之后的正确选择。有人因一次或多次受伤,就让复仇的火焰烧焦自己,心智偏离了正义与良知的方向,成为比坏人更坏的角色。有人在遭受欺骗伤害之后,积极自我疗愈,让自身变得强大起来,绝不与坏人为伍。难怪《了凡四训》写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匹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养德远祸,好的修为会为自己赢得福报,相反,则只会招来祸患,贻害无穷。
    ⑩面对挫折与逆境,不同的人,各有内在的修为。 “牢骚太盛防断肠”,抱怨是把刀刃向内,带给自己更多的伤害;而豁达淡定,是把刀刃向外,将外界的伤害消弭于无形。同样是面对被贬的厄运,柳宗元愁苦难安。在他笔下,永州秀丽的山水,也呈现一种凄清孤绝之美,他自己的生命,也于46岁黯然落幕。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后,放下个人荣辱恩怨,专注于当下,甩开膀子像真正的农夫一样,项:开荒种地,亲自做美食,安之若素。最终,他熬过了命运的凄风苦雨。
    ⑪由此看来,命运自有其不可违拗之处,同时,人也有奋斗与自修自悟、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无论遭遇什么,只要精神不委顿下去,始终修炼自己,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开云见日。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命是先天赋予的,无法选择,而实命是后天生活经历所获的实在体验,因此,我们应坦然接受命运安排。 B、自修命是指人除了接受来自先天和家庭给予的条件之外,还要加强个人的修为。 C、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与挫折,不同人表现的状态不同,这与其内在的修为有关。

D 命运有其不可违拗之处,但通过不断自我提升和修炼,最终会迎来美好的结果。

(2)、生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针对“自修”,作者提出了哪些途径? 请简要概括。
(3)、请为下面语段横线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种感叹依然____着每颗胸怀天下的人心。显然,没有不可改变的东西,只要靠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一定能____自己的生活状况与现实处境。

A、激昂 改善 B、激荡 改革 C、激荡 改善 D、激昂 改革
举一反三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①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增广。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③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不断追求崇高,情趣变得高尚。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