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情境题自测卷

大禹治水

    鲧(ɡǔn)的儿子禹和父亲一样,一心想为人类完成治水的大事。为了治理洪水,拯救百姓,禹走遍了天南海北,到处考察地形,研究水的走向。在艰辛的治水过程中,禹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这不,禹为了治淮水,三次来到桐柏山考察。可是,每次站在山前,那桐柏山不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就是山石号叫、树木怒吼,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暴虐力量在阻止禹动工治水。禹知道遇上妖怪了,就召集诸神和各部落首领开会。经过仔细询问,他才知道阻止他治水的妖怪是淮涡水怪——巫支祁。

    那巫支祁可不是一般的妖怪,传说他是天生神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脖子一伸,有一百尺长,力气比九头象还大。无论是拼杀战斗,还是跳跃奔跑,他都十分迅捷,常常眨眼之间就不见踪影。禹先后派童律、乌木由出战,都打不过巫支祁。最后,禹派出神通广大的大将庚辰出战,终于擒获了神猴。禹除了水怪,带着人们开始了桐柏山的治水工作。经过一番艰辛的劳作,淮水终于平安流入大海。

    这一天,禹率领治水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黄河。他派遣应龙去划出河道。应龙划了半晌,河道还是划不出来。正伤脑筋时,突然,从漩涡中跃出一个人来,带起高高的水柱。那人白面长须,却长着鱼的身子。他来到禹面前,深施一礼,献上一块水淋淋的青石,随后转身跃入水里,不见了。

    禹和众人把青石仔细一看,只见上面遍布弯弯曲曲的花纹。原来这正是一幅治河的地图。上面画的是这一带的大小河道以及水势情况。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填,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上画得一清二楚。这下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禹都清楚了。禹恍然大悟,原来正是河伯亲自献上了青石地图。于是,禹带着大家,根据图上的指点,日夜不停,开始了治理黄河的浩大工程。

    这一天,禹又发现一座大山——龙门山,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河水到了这儿,只能拐弯绕道而行,从山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漫溢,泛滥成灾,当地的百姓为此苦不堪言。

    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大山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zhì)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欢畅地向下游流去。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兴奋不已,禹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这样,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1)、根据故事内容,哪一项最适合填入以下思维导图?( ) 

A、禹在桐柏山派出神通广大的大将庚辰出战,终于擒获神猴,成功治理了淮水。 B、禹不畏辛苦、艰险,带领百姓共同开凿龙门山,终于把它从中劈开一个大口子。 C、禹利用河伯献的青石地图、开凿龙门山治理了黄河。 D、禹带领百姓治水十三年,克服了擒神猴、开凿龙门山等诸多困难,疏通了河道。
(2)、以下关于巫支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金目雪牙,力大无比。 B、白面长须,长着鱼身。 C、跳跃奔跑十分迅捷。 D、缩鼻高额,青躯白首。
(3)、禹派应龙在黄河划河道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A、邀请河伯绘图 B、了解黄河水况 C、开凿龙门山引水 D、寻找青石地图
(4)、以下哪一幅图最符合文中描述的禹开凿龙门山后的景象?( )
A、 B、 C、 D、
(5)、“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文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了禹开凿龙门山五年的辛劳。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这五年来禹开凿龙门山的艰辛过程。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普罗米修斯造人(节选)

普罗米修斯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族的后裔(yì) 。 他聪慧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 在泥土中,于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调和起来,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样,捏成人 形。为了给这泥人以生命,他从动物的灵魂中( 摄 取 吸 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它们封进泥人 的胸膛里。他的朋友智慧女神雅典娜朝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获得了灵性。

这样,第一批人在世上出现了。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使用他们的四肢,也不知道该怎样 使用神赐的灵魂。他们如同蚂蚁一样,蛰zhé居在没有阳光的土洞里,觉察不了冬去春来夏至 他们做样样事情都毫无计划。

于是,普罗米修斯又教会他们(观察 观赏)日月星辰的升起和降落;给他们发明了数字和文 字,让他们懂得计算和用文字交换思想;他还教他们驾驭牲口,来(分管 分担)他们的劳动,使他 们懂得给马套上绳拉车或作为坐骑;他发明了船和帆,让他们在海上航行。他关心人类生活中其 他的一切活动。从前,生病的人不知道用药物治病,不知道涂药膏或服药来(减 少 减 轻 )痛苦, 许多病人因缺医少药而悲惨地死去。现在,普罗米修斯教会他们调制药剂来防治各种疾病。他 引导他们勘探地下的矿产,发现矿石,开采铁和金银。他教会他们农耕技艺,使他们生活得更 舒适。

课外阅读。

嫦娥奔月

ㅤㅤ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力大无比的英雄后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获得了百姓的敬重,所以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逄蒙的人,为人奸诈,也拜在后羿的门下。

    ㅤㅤ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颗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ㅤㅤ这件事被逄蒙知道后,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提着剑,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ㅤㅤ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看到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因为牵挂丈夫,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ㅤㅤ    后羿外出回来,发现嫦娥不见了。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圆圆的明月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嫦娥,就摆上她爱吃的食品,为她祈福。从此,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____

通往大海的一条大河旁,修桥留下的人工湖和大河有石墙相隔,相通的豁口像半个残缺的月亮,是唯一的出口。

夏天的太阳公公热得要着火,不停地喝地上的水。湖里的水日渐减少,几乎所有的鱼都游进大河逃命去了。大鱼病了,小鱼留下照顾他。但是当他们想离开时,水位离出口已经很远了。小鱼只好安慰大鱼……

雨却一直没有下,冬天要来了,湖水太少会冻透成冰。大鱼用头拼命挖沙,他要挖出足够深的水洞,让小鱼在里面过冬。寒冬的每个夜晚,大鱼都会躺在沙洞上方,用身体挡住寒气,为小鱼取暖。

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小鱼发现大鱼被冻在冰里,怎么呼唤也不回应。她哭着用自己的泪水融化了那块冰,救活了被冻僵的大鱼。

好不容易盼来了第二年春天,但雨似乎要和大地断绝母女关系。湖里的水越来越少,露出了河底的软沙和石头。大鱼流泪了。小鱼温柔地安慰他:“不要哭泣,坚强点,我们一定会一起挺过去的。”

上天总会眷顾大爱与善良。大风把一块长木板刮进湖里,小鱼眼前一亮。她用尾巴把木板推到一块石头上,让大鱼躺在上面。小鱼猛地蹿向天空,用身体砸向木板的一端,大鱼在另一端被高高弹起,飞进了石墙外的大河里。小鱼自己试了很多次,都不能飞过石墙出口,她打算放弃了,只要大鱼能活着就好。大鱼拼命地呼唤小鱼:“为了我,你不能放弃生的希望。”

听了这话,小鱼决定再试一次。……

课外阅读

长颈鹿放哨

    森林里生活着兔子、羚(líng)羊、长颈鹿等食草动物。它们在幸福(xìng fú)的生活。这天,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一只老虎,一下子打破了森林的平静。
    ㅤㅤ听着这骇(hài)人的虎啸(xiào),动物们惴(zhuì)惴不安,它们聚在一起,商量办法。
ㅤㅤ    “咱们选一个机灵的动物放哨,老虎来了,它一报警(jǐng),大家便藏(cáng)起来。”兔子提议(yì)说。
ㅤㅤ    “选猴子!”
ㅤㅤ    “它不行,毛手毛脚的,又贪玩,容易误事。”
    ㅤㅤ ____那选长颈鹿吧____羚羊提议说____它个子高看得远____
ㅤㅤ    “对,长颈鹿个子高,一有情况马上就能知道。”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ㅤㅤ长颈鹿听了,心里很激动,它很愿意为大家服务。长颈鹿尽职(zhí)尽责(zé),夜里,大家进入了梦乡,它仍然瞪(dèng)着圆圆的眼睛,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远方。
    ㅤㅤ半夜,老虎来了。长颈鹿想大声把大家叫醒,可怎么也喊不出声来。于是,它来回奔跑,使劲地踢树,左踢右撞(zhuàng),好不容易把大家叫醒了。好险!大家刚藏好,老虎便过来了。
    原来,长颈鹿没有声带,喊不出声来,只好踢树,以便弄出大一点的动静。
ㅤㅤ    长颈鹿非常后悔(huǐ),第二天,它便辞(cí)职不干了,让大家重新推举一位称职的放哨动物。看来,光有热情和好心还远远不够,得有真本领才行。

阅读理解

①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就在山南积聚成了一个大湖。

②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着河水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山的北山脚下。

③“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么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 “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 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

④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空中,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 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儿,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可大红鲤鱼没有害怕,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小小的鲤鱼竟然能越过高高的龙 门山,还变 成 了 巨龙,真是不可思议!

⑤巨龙飞上天对山北的鲤鱼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我因为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

⑥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接一个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鲤鱼,额头上就会落下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⑦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