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立信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Ⅰ、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和“可燃空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的组成。
Ⅱ、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小刘同学将硫酸钠加入水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
A. 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 B. 电解过程中通直流电 |
C. 电极N与电源正极相连 | D. 管A和管B的气体体积比为1:2 |
Ⅲ、小潘和小谢同学为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用如下装置设计实验。
【资料】①
②干燥剂CaO可以吸收水蒸气
①用电解水的产物制备氧化铜:
连接ac,打开电源,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断开ac,冷却装置待用。
②小潘同学提出:连接bc、de,用电解水的产物还原上述制备的氧化铜,可以通过称量各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下表所示)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单位:g) | m1 | m4 |
实验测得数值要与理论值作比较,理论上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
A、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 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2.2 | 16.2 | 0.9 |
反应后质量/g | a | 4.4 | 8.1 | 1.8 |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苯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的质量/g | 3.9 | 9.6 | 0 | 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0 | 6.6 | 2.7 | m |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
|
Cu-Zn合金 |
稀硫酸 |
烧杯中的物质 |
4.0 |
10 |
13.96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