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了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材料四   《论语:宪问》载:“管仲相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五   汉代的王充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1)、指出材料一中为治水“过家门而不敢入”的主人公。他建立的早期国家都城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简述该工程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学说有什么重要影响?
(4)、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五这两则材料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围绕两则材料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举一反三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世界文化百花齐放。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对我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学派?举出该学派对你“入世”(即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及其思想,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______、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______、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

——摘自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2)根据所学知识,补全题干缺失处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并举出一部明朝这种流行的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品。

材料三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自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著作《新工具》

(3)根据材料三中培根的评述,概述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近代发展作出的贡献。

材料四   严复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898年

译著《天演论》出版,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

1909年

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出版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严复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严复变法思想形成的因素。

材料五   深圳平均63人就有1人手握一家高新企业,平均每天有46项新的发明。

——数据来源于《航拍中》(第二季·广东)

(5)结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化事业有何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