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试卷
材料:东方朔是汉武帝征举“方正肾良文学材力之士”时公车上书的人才,先在金马门待召,后为常侍郎,长期“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汉武帝好游猎,欲划出关中大片土地开辞上林苑,东方朔以为“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谷”,劝阻汉武帝不要开辟这个禁苑。汉武帝虽然肯定他的进谏,擢他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还赐他黄金百斤,但仍然开辟了上林苑。他的其他几处进谏也都称引《诗》《书》,标榜尧、舜、禹、汤、文、武等儒家圣人。基于儒士的立场,他对汉武帝的求仙活动不参与,更不煽惑。元封元年,汉武帝封禅泰山之后,方士们说蓬莱神仙似乎可得,于是汉武帝怀着侥幸心理欣然前往,想要亲自乘船到海上寻找蓬莱仙人。群臣皆谏阻,东方朔也上谏道:“夫仙者,得之自然,不必躁求。若其有道,不忧不得;若其无道,虽至蓬莱见仙人,亦无益也。”最后汉武帝放弃了浮海求仙的打算。东方朔的所作所为,堪称“立场坚定的儒士”。
——摘编自《东方朔传》
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郡级政区 |
汉高帝十二年 | 前195 | 15郡 |
汉文帝十六年 | 前164 | 24郡 |
汉景帝中六年 | 前144 | 68郡、国 |
汉武帝元封五年 | 前106 | 108郡国 |
主张 | 出处 |
“无辱宗庙,无羞社稷”“君子生不辱,不如死以荣。” | 《春秋繁露·竹林第三》 |
“先国家之争,而后私仇。”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 《汉书·苏武传》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