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11月)

“中东一役,……(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下列关于“中东一役”给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国的领土主权再次遭到破坏 B、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自救探索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一反三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中国人民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彪炳史册,光照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林则徐使粤前夕:“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不敢竭股肱以为门墙辱。”

——摘编自李元度《林文忠公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背景,并写出“林则徐使粤”的相关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成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摘编自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

(2)材料二反映了邓世昌怎样的英雄事迹?

材料三: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坚(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绝)非虚语……近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摘编自1937年11月朱德家书

(3)从材料三的家书中,你感受到朱德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材料四: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以近七十岁的高龄和法军拼杀……康有为发表的《物质救国论》,界定了“物质学”即科学的概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以救治国人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

——摘编自缪克成《民族精神》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作用。综上所述,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指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传承英雄精神。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史实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690—1697年

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中央政府治理边疆地区的主要方式。并概括这些治理措施实施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

——《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此后台湾得以重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完满解决……正是因为包含了政治、经济、科技、国防等各要素在内的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和空前发展,我国政府和人民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同根同源,休戚与共,千百年来形成的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是祖国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

——摘编自陈新育《试论“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997—2017年香港生产总值变化

(3)根据材料三中图⑨分析香港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