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一:英国占领了香港岛,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五口通商后,鸦片走私的情况更加严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全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锁决定的。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鸦片战争穿鼻海战 图二甲午战争黄海激战 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张謇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选项
诗词
条约
A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南京条约》
B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天津条约》
C
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
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马关条约》
D
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
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
《辛丑条约》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