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化学试题
猜想I.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
【进行实验】按图1所示完成实验。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能说明猜想I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猜想II.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
【进行实验】用图2装置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在饮料瓶中装入水至没过长吸管底端,塞好瓶塞,对着短吸管缓慢吹气 | 水从长吸管一端流出 |
② | 将装置内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从短吸管端连续吸气10秒 |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③ | 倒掉瓶中液体并清洗干净,重新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
|
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吹气一段时间后浑浊的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他将瓶中重新加入等体积的石灰水,进一步进行吹气实验。
实验编号 | 石灰水浓度 | 持续吹气时间 | 实验现象 |
3-1 | 0.16% | 30秒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2 | 0.16% | 2分钟 |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
3-3 | 0.08% | 30秒 |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
3-4 | 0.08% | 2分钟 |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
【解释与结论】
(2)步骤①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填“好”或“不好”)。
(3)补全步骤③的操作:。
(4)能证明猜想II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5)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
【反思与评价】
(6)步骤③中,有同学观察到石灰水变澄清,而有的同学未观察到,产生现象差异的可能原因是(答1条即可)。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1: 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 ②、③ 完全溶解,①、④ 均在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且①中有明显放热 |
实验2: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层清液,加入试剂A | 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
实验3: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试剂A | 白色固体均消失;①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物质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1{#/blank#} 。
(2)物质②为{#blank#}2{#/blank#} ,试剂A为{#blank#}3{#/blank#} 。
(3)实验3中,试剂A与物质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4{#/blank#} 。
(4)通过实验判断,物质①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blank#}5{#/blank#} 。
①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1{#/blank#}。
②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与理由 |
石灰石煅烧生成CO2 | 火焰上方罩洁净的烧杯,而后倒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有CO2生成;此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blank#}2{#/blank#}。 |
石灰石煅烧生成CaO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有CaO生成 |
石灰石部分分解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部分分解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