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计算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11g食用纯碱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1g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然后按图1流程进行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1)、写出图1中过程③的现象X;
(2)、图2中,当滴入的稀盐酸至P点时,溶液含有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过程,结果保留为0.1%)。
(4)、某同学用过程②得到的氯化钠晶体质量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这样算出的结果比实际值(填“大”“小”或“一样”)。
举一反三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获取和制备碳酸钠有多种方法。

(一)吕布兰制碱法。

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

(1)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blank#}1{#/blank#}。

(2)在高温条件下,②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2SO4和木炭生成Na2S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2{#/blank#}。

(3)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blank#}3{#/blank#}。

(二)侯氏制碱法。

1943年,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制备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三步反应:

①CO2+NH3+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CO2↑+H2O

(4)制备过程中可以直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H2O和{#blank#}4{#/blank#}。

(5)“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沉淀分析法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①为将样品中的Na2CO3充分反应,加入的CaCl2溶液必须足量。滴加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钙溶液是否足量的操作是:静置,{#blank#}5{#/blank#}(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②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向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中滴加{#blank#}6{#/blank#},若无沉淀生成,则表示沉淀已洗涤干净。

③计算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blank#}7{#/blank#}

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准备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如图1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2用于测量的体积。

(1)图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blank#}1{#/blank#}。

(2)图1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这样做的目的是{#blank#}2{#/blank#}为便于获得平稳的气流,可用{#blank#}3{#/blank#}代替长颈漏斗。

(3)图2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blank#}4{#/blank#}。

(4){#blank#}5{#/blank#}(填操作)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实验拓展】为进一步探究固体状态与产生气体的关系,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0.00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进行下列测定(如图3),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4)。

(5)图3所示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计时器读数和{#blank#}6{#/blank#}。

(6)由图4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其影响实验的原因是{#blank#}7{#/blank#}。

(7)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blank#}8{#/blank#}。

【反思与评价】

(8)有同学认为图3装置不能准确测定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原因是{#blank#}9{#/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