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文,完成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集笺注》)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人鸟声俱     

②余一小舟    

③余饮三大白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上下白/日之盛 B、此人一一为具所闻/石篑数为余 C、余强饮三大白而/是一种趣味 D、死于乐/可为俗士道哉
(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今 岁 春 雪 甚 盛 梅 花 为 寒 所 勒 与 杏 桃 相 次 开 发 尤 为 奇 观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两文描绘的西湖之景有什么不同?作者分别是如何来描绘西湖之景的?

②【甲】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与【乙】文“安可为俗士道哉!”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⑤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⑥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⑦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⑧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⑨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 , 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节选)

范仲淹

    公性至孝,自曲台丁太夫人忧,庐于墓侧,终丧纪。有草木之祥,本郡表之。及西京之行,以家君朱绂为请,上曰“胡某为孝,虽非其例,与以明劝也。”缙绅先生荣之。又天禧中,尚居郎署,朝廷拟公谏议大夫,知广州。公以家君八十岁,恳辞政府,乃复有制置之行。寻以哀职,得尽心于丧葬。

    公富宇量,笃风义,往往临事得文法外意,人或讥之,公亦无悔焉。其轻财尚施,不为私积,士大夫交称之。福唐前郡将被讼去官,尝蜀儒龙昌期,与郡人讲《易》,率钱十万遗之,以归,事在讼中。及公下车,昌期自益部械至。公曰:“斯何罪耶?”遽命释之,见以宾礼。法当偿其所遗,公代以俸金,仍厚遣而还。又济阳丁公为举子时,与孙汉公客许田,公待之甚厚,及其执政,而雅故之情不绝,若休戚士人,而未尝预。暨丁有朱崖之行,昔之宾客无敢顾其家。公实被议出玉山郡尚屡遣介夫不远万里而往遗焉。此又人之难矣!及退居西湖,乘画船,击清波,深樽雅弦,左子右孙,与交亲笑歌于时岁之间,浩如也,人不谓之贤乎?

【注】①太夫人: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人。后来凡官僚、豪绅的母亲不论在世与否,均称太夫人。②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③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这里作动词用。④朱崖:指南方边远地区。朱崖,汉郡名,即今海南省琼山县一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流泻在后院的时光

张亚凌

①我常常忆起儿时的后院,那是奶奶的辖区,更是我的天堂。

②一进后院,先是一块不小的空地,奶奶将它打理成菜园:中间是一畦一畦的菜,四周用长长的枯树枝围成高高的篱笆。

③鲜嫩的韭菜先探头探脑,觉得暖和了、能适应了,就伸胳膊蹬腿地舒展开了。辣子纤细的小苗儿挥舞着手臂,日渐粗壮,小辣椒就爬上了枝丫。

④西红柿的苗儿最没正形,不搀扶一把就赖着不周周正正地长。奶奶常常在它们的近旁边插树枝儿边唠叨:“娃娃都像你们就糟糕了,走没走相,站没站相。”

⑤茄子苗儿长得自有个性:宽大的叶儿随心舒展,整个身子长得无拘无束。茄子们呢,憋足劲长,倒像个没体没形的臃肿女人。不久,茄子的不可一世就被南瓜吞没了。南瓜才是真正的一发不可收-蓬蓬勃勃、声势浩大地推进式生长。记忆里,我家的“南瓜王”抱得年幼的我都喘不过气来,是我年幼体弱,还是南瓜太大?

⑥其实我最最喜欢的,是那一畦黄花菜。看着是花,状如修长点的喇叭,吃起来却价

是很软和的菜。在妈妈准备切菜前,我还会拿一朵怒放的黄花踮着脚尖在她的头顶比

划着玩。

⑦蔬菜是竭力长得漂亮,篱笆则是被奶奶打扮得漂亮。

⑧一开春,牵牛花的绿藤恣意蔓延,近乎疯狂,四季豆的藤儿也是你追我赶地迅速占领更广阔的空间和高度。这些绿意穿过浓夏,来到秋末,直到满园开始荒芜、沉寂,篱笆才不情不愿地脱了外衣。

⑨过了菜园,靠近后墙的是一排鸡舍。鸡舍旁边是一堆用来点灶火的麦秸垛。我最喜欢的是鸡舍,不,是母鸡。也不对,应该是母鸡下的蛋。

⑩一听到有母鸡“咯咯咯”的叫声,我就飞也似的奔向后院。准会有一只母鸡从鸡舍里钻出来,高傲地伸长脖子昂着头。我弯腰,贴近鸡舍,侧着身子摸进去,圆圆的,暖暖的。

⑪那时,我最喜欢躺在草垛上,先皱着鼻子使劲地闻鸡蛋,而后用两个手指捏着鸡蛋对着太阳举起来,似乎隐隐约约能看到蛋黄呢。其实除了看望病人或是招待金贵的客人,鸡蛋多被奶奶换成钱补贴家用-不能吃到鸡蛋也丝毫不能削弱我捡拾鸡蛋的快乐!

⑫一天,我竟然捡到两个鸡蛋,一手握一个,欢呼雀跃地奔向前院给奶奶报喜。结果过门槛时绊了一跤,摔倒了。是的,鸡蛋破了,一下子还是两个!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任奶奶怎么哄都不停。奶奶喊来妈妈,妈妈保证不骂我也不打我了,可我还是失控般狠哭!

⑬如今想来,那时的我怕是心疼家里失去了俩鸡蛋吧?

⑭常常忆起后院,每每那时,就沉浸在童年暖暖的时光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