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九月调研考试试卷
当今社会,网络成为我们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人人都能自由发表言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理性发声?
针对以上文字,请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最近,“内卷”(又称“内卷化”)一词入选《咬文嚼字》2020 年度十大流行语,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大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现在,“内卷” 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
对于这种愈演愈烈的“内卷化”现象,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依据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参加班级的讨论会。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成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人才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正确型人才”,另一类叫“优异型人才”。“正确型人才”专注于怎么把事情做“对”,“优异型人才”专注于怎么把事情做“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