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③民族、民权、民生
④“自强”“求富”
人物 | 作为及部分影响 |
曾国藩、李鸿章 | |
康有为、梁启超 | 救亡改良,思想来启蒙 |
孙中山、宋教仁 | 革命救国,观念向共和 |
陈独秀、李大钊 | 文化救国,思想大解放 |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等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
在西方开始入侵的1853-1854年间,统治集团对于如何应付外来侵略意见分歧,莫衷一是。最终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
材料二:德国宰相俾斯麦在1870年曾断言:30年后日本会兴旺起来,中国会更加衰弱下去。根据就是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是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而中国人到欧洲则是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
材料一: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直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大量的可用资金。海上霸权是保证这一财富的“渠道”畅通无阻的关键。这个偏踞大西洋一隅的岛国,依靠带有浓重血腥气味的“海外活动”,获得滚滚财源。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完全建立在它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基础上。英国商品——“世界工厂”里源源不断的产品,成为轰击其他民族国家大门的重炮。
——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一部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线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关火实见下表。
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851—1864年 | 太平天国运动 |
19 世纪60—90年代 | 洋务运动 |
1894年 | 兴中会成立 |
1895年 | “公车上书” |
1898年 | “百日维新” |
1900年 | 义和团运动高潮 |
1911年 | 武昌起义 |
——据《中国历史》整理
材料一:口号见证历史
事件 | 口号 |
太平天国运动 |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温饱” |
洋务运动 | “自强”“求富” |
材料二:时空见证历史
时间 | 事件 |
1915年 | 新文化运动开始 |
1919年 | 五四运动爆发 |
1920年 | 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 |
1921年 | 中国共产党成立 |
材料三:图片见证历史——《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