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积累与运用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两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赏秋景,满心欢喜】

秋日暖阳,丹桂飘香,层林尽染,红黄绿交相辉映,西湖校园着上了秋的妆容:听,bǐng(   )息敛声,一缕桂花正在悄(   )然绽放;校园已秋,某个抬头的瞬间发现,熟悉的景色已被金色装点。看,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银杏和花坛里的金菊。依然火红的,是校园里的枫叶和同学们胸前迎风飘动的红领巾。

校园的秋景如此动人,西湖的秋景亦让人____。看,极目远眺,远山望去一片绯(   )红。忽然,骤雨cù(   )至,三三两两奔散而去,躲在屋檐下,看西湖水面水波涟涟,自有一番情味。晴西湖,雨西湖,尽是人间可爱。

雨后天晴,几只雀鸟在枝头吟唱,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的勃勃生趣。遥想古人,以山为伴,以水为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忙碌却也惬意。我想,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定是王绩《野望》笔下“____,____”的那种满载而归的幸福;亦是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运用比喻手法描写的美丽景象。正如吴均在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时也平息了自己的内心,在《与朱元思书》中感慨“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bǐng()息敛声    悄()然绽放    绯()红    骤雨cù()至

(2)、校园的秋景如此动人,西湖的秋景亦让人( )
A、眼花缭乱 B、目不暇接 C、应接不暇 D、头晕目眩
(3)、请根据前后文,写出相应的诗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①         (包容   兼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材料二】     新华网布加勒斯特2015年11月23日电(记者林惠芬)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自近年建立以来,中国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合作驶上了“快车道”;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又为双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利合作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自2012年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华沙举行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双边贸易额去年首次突破600亿美元。与此同时,积极②         (开展  开拓)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市场的中国企业获得了一批桥梁、电站、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其中,首个利用中方优先贷款实施的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已于去年底通车,塞尔维亚科斯托拉茨电站的一期项目大修也已经完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