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9月阶段性测试试卷
材料一:近代史上日本曾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众志成城,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中国向何处去?两次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回答。中国的近代化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艰难探索中,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新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从“租界华人不得入内”到“国统区的民不聊生”再到“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社会地位的巨变。
(如下表)。判断这一事件是( )
关键词
中国
袁世凯
孙中山
满清
武汉三镇
北京
南京
报道篇数
257
67
26
51
38
50
25
材料一:道光(1821-1850)、成丰(1851-1861)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