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回答问题。

新闻阅读锦囊: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可以从标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新闻阅读;还可以确定主题选择对象拟制提纲 , 进行新闻采访。

(一)大学生兴起“特种兵式旅游”:一天8个景点、晚上只睡3小时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特种兵式旅游”“军训式旅游”等词条成为热门话题。大学生朱玳莹分享了自己已规划好的五一长沙之行。她告诉记者,目前已经独自前往9个城市,累计打卡景点破目,“最强的一次,应该是寒假八天跨越浙赣皖三个省份,打卡了几十个景点。”她还分享了去四川广元的一日军训式旅游体验,上午九点多到达广元,当天打卡了8个地点,包括皇泽寺、明月峡、千佛崖、凤凰山公园等,晚上23点左右才回到学校。

(根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账号”2023.4.5整理)

(二)“特种兵式旅游”火了!专家解析火爆背后原因

记者:“特种兵式旅游”为何爆火?

马世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经历了疫情三年的相对封闭,不少大学生的出行计划都被搁置了。如今,“终于放开了,赶紧出去玩”的心理被放大,很多人对于旅游都抱有一种“补偿心理”,对于旅游的渴望和急迫感成为了“特种兵式旅游”迅速发酵的推手。

其次,“特种兵式旅游”爆火的一大原因是依托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和放大效益。“挑战24小时狂吃”“主打的就是一个极限”各类极具吸引力的标题,为这类短视频和帖子带来上亿的播放量,也引发了中国各地大学生的效仿。

最后,“特种兵式旅游”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对于旅游消费“性价比”的渴望与追求。很多大学生可能会选择通宵火车或者红眼航班,以降低旅游成本。

(根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账号”2023.5.6整理)

(三)“特种兵式旅游”致受伤,旅游应遵循自己的节奏

5月5日,一则新闻迅速冲上了热榜,引发关注。青年小胡在一天时间内打卡杭州7个热门景点,总共行进三万多步,最终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无法走路。有网友留言:再也不敢“特种兵式旅游”了。

“特种兵式旅游”指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游览数量尽可能多的景点,具有时间紧,花费少,游览景点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它并非适合所有人,旅游出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旅游的目的选择适合个人节奏的旅游方式。

(根据“腾讯网”2023.5.5整理)

(1)、【关注标题】

从以上三个新闻标题中任选其一,分析这个标题的特点。

(2)、【设计提纲】

根据新闻(一)的内容,推测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

(3)、【关注立场】

请结合以上新闻内容探究不同作者对于“特种兵式旅游”这一现象的立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2017年12月28日起,复兴号的运营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我国中西部地区。

    ②复兴号动车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本平的动车列车。

    ③英文代号为CR,高于CRH真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适应于高速铁路(高铁)、快速铁路(快铁)、城际铁路(城铁)。早期的两个型号是蓝海豚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是上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

    ④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跑起来也更节能。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

    ⑤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的高度从3700毫米增加到了4050毫米,座位和座位之间的距离也拉大了,宽敞舒服多了。与和谐号不同,复兴号为旅客提供免费wif,而且比4G快多了。与和谐号列车和比,复兴号列车的噪音也降低了2到3个分贝

    ⑥和谐号是中国与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几家公司分别合作后生产的动车。因为各家技术不同,各种参数,数据也不同,导致了极大的维修难度和成本上升。

⑦复兴号是纯正中国血统。在中国标准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全部自主开发。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标准”,意味着今后所有高铁列车都能连挂运营,互联互通。拔术不断创新,但和谐发展的理念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二】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丁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的私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巳,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和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完全错了,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天宫梦工场——梦天实验舱”主题阅读

【材料一】新闻回放

____

11月1日4时27分,中国空间站主体三舱中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交会对接。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天和核心舱组成的中国空间站三舱主体结构就此组装完成。随后,梦天实验舱将择机开展平面转位,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这对完成空间站全面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我们将继续踔厉奋发,致力于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并促进和平利用外空活动惠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选自2022年11月2日《环球时报》,有改动)

【材料二】专题报道

四大亮点揭秘梦天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个舱段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工作舱在最前端,是航天员舱内工作与锻炼的地方,也是舱内科学试验机柜安装的地方。载荷舱与货物气闸舱则是以“双舱嵌套”的形式与工作舱相连。也就是说,在载荷舱的内部,隐藏着一个货物气闸舱,是货物出舱专用通道。最前端的是资源舱,也是对日定向装置和柔性太阳翼等安装的地方。

梦天实验舱作为“工作室”,是三舱中支持载荷能力最强的舱段,其配置了13个标准载荷机柜,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试验项目,堪称天宫“梦工场”。同时,为了最大化地实现舱外试验支持能力,梦天舱舱外配置有37个载荷安装工位,可为各类科学实验载荷提供机、电、信息方面的能力支持,确保它们在太空环境下开展各类实验。特别是载荷舱上配置有两块可在轨展开的暴露载荷实验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站的载荷支持能力。

如果将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比作“国际机场”的话,那么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就是空间站的“国际货运港口”。梦天实验舱独具的载荷自动进出舱功能将进一步提高空间站进行舱外载荷实验的能力和效率。梦天实验舱内配置了一台载荷转移机构,可以稳定地执行将货物从舱内送出舱外,或将舱外货物运至舱内的任务。据了解,载荷转移机构的运送能力能达到400千克,单次运送货物包络可以达到1.15米X1.2米X0.9米。与航天员“带货出舱”的方式相比,货物出舱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还为在轨工作生活的航天员“减负”,以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开展舱内各项科学实验活动。

梦天实验舱具备微小飞行器在轨释放的能力。梦天实验舱将化身“太空驿站”提供最前沿的出发地并作为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增强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航天员只需在舱内把立方星或微卫星填装到释放机构的“肚子”内,释放机构即可搭乘载荷转移机构将小卫星运送至舱外。出舱后,机械臂抓取释放机构,运动到指定的释放方向,释放机构就会像弹弓一样,把小卫星弹射出去,实现在轨“放卫星”。

随着更多科学实验任务的开展,空间站载荷供电需求也成倍增加。因此,梦天实验舱与问天实验舱同配置、同发力,也拥有单侧长达27米、可展开面积近138平方米的“巨型翅膀”——柔性太阳翼。我国空间站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两个实验舱配置的四副太阳翼,将为我国空间站打造最强劲的能量源泉,让空间站日发电量可达近1000度,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近半年的用电量,真正实现“用电无忧”。

(选自2022年10月31日《新京报》,有改动)

【材料三】背后故事

2012年5月,国家在空间站系统相关分工定点的批复中明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实验舱Ⅱ的总体研制任务。也就是从那时起,科研人员投入紧张而有序的研制工作中。

历经2年攻关,实验舱Ⅱ的方案设计于2014年基本完成。然而,此时空间站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调整。为了获取更好的观测效果,原本搭载在实验舱里的光学系统,也就是后来的巡天空间望远镜改为独立飞行器,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这样一来,实验舱Ⅱ的主任务、设计方案都需要进行大调整。

但是,中国空间站研制的时间表并没有发生改变,对于科研团队来说,原本就不宽裕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在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需要重新论证并完成实验舱Ⅱ的方案设计。

2015年,实验舱的方案设计基本完成,并且拥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梦天”。历经6年初样研制,2年正样研制,梦天实验舱在上海完成总装和测试后,被转运至天津进行整舱力学与热试验。

(选自2022年11月7日“澎湃新闻”,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