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甲小组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1)镁条与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现象为。
(2)小组同学称得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你认为该反应(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一〗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3)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 中,加入适量,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
| 现象: 。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
【反思交流】
(4)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 ,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拓展延伸】
(5)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五分之一。
(6)2.4g镁条在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为a克,则a取值范围是(结果保留1位小数)。
所加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 181.2 | 204.4 | 228.6 | 253.6 |
请计算:(要求计算过程)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钉在10%和20%的稀盐酸中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化铜反应,在高温时能与氧化铜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再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大木桩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小木条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