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三模考试试卷(5月)

竹炭包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是一种净化空气的产品。对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

友情提示: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甲同学认为应在A、B装置之间,再增加一个盛有的洗气装置(填编号),

Ⅰ.氢氧化钠溶液           Ⅱ.浓硫酸           Ⅲ.澄清石灰水

目的是

(3)、对E装置a处进行尾气处理,可行的方法是(填编号)。

Ⅰ.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Ⅱ.a处套上一个气球         

(4)、都能直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的实验装置为(填编号)。
(5)、D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6)、A装置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Ⅰ.化合反应       Ⅱ.分解反应     Ⅲ.置换反应      Ⅳ.复分解反应

举一反三

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热点,我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基于该思路,围绕“碳中和”的一系列内容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Ⅰ:含水层封存一项比植物封存有前景的手段。含水层是在多孔岩石中含有盐水的地质构造,被压至千克/立方米的密度后泵入岩石中封存。

(1)“碳中和”的“碳”指的是________(填“碳元素”、“碳单质”或“二氧化碳”)。

(2)含水层封存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实验室模拟吸收和释放

步骤①:按图1连接好装置,向外拉动任一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活塞回到0刻度;

步骤②:在三颈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将盛有足量石灰水和足量稀盐酸的注射器固定在三颈瓶上,并安装压强传感器;

步骤③: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将注射器中液体全部注入三颈瓶中,充分反应直至压强不再改变为止;

步骤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将注射器中液体全部快速压进三颈瓶中,再关闭弹簧夹2,充分反应至压强不再改变;

步骤⑤:打开两个弹簧夹,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再关闭两个弹簧夹,继续测量压强变化。

步骤③-⑤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3)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图3可知,步骤③中推入的注射器中试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为缩短段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加热B. 振荡C. 打开弹簧夹

(6)最终装置内压强低于起始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Ⅲ.的资源化利用

(7)已知一定条件下以质量比反应可生成。与该反应类似,不同条件下,反应也能生成甲醇()。生成甲醇时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________。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