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监测(7月)试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人认为,绥靖没有作用,它是一种邪恶的政策。然而绥靖本身并不坏,它是传统的外交手段。它是一种允许均势发生、有利于竞争对手变化的政策。一个国家可能认为.与其遏制对手的侵略行为.还不如让对手得到一点好处。绥靖政策在1815年(滑铁卢战役)的时候被运用得十分成功.当时的战胜国对战败但依然强大的法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英国在19世纪90年代.对正在崛起的美国采取绥靖政策并卓有成效。20世纪30年代英国首相张伯伦的错误不在于其动机.而在于他的无知和自负.他未能正确地佑什形势。犯这样的错误的人不止他一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具有极大讽刺意义的事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年代应该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在30年代应该对德国采取对抗政策.但是实际采用的政策正好相反。

——摘编自[美] 小约瑟夫·奈《对绥靖政策的主要认识》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绥靖政策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能说明“实际采用的政策正好相反”这一认识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前夕绥靖政策的认识是怎样的?
举一反三
 材料一日本人没有把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看作日本利益的彻底失败。在华盛顿签署的条约,是当时国际形势的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这些条约为美国、英国和日本建立联合防御战线提供了可能性,共同遏制苏联国际共产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关于三个强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原则上可以理解为,施加于日本的种种限制将在未来执行,这些限制并未触及日本既定的特殊利益,尤其是被日本人视为对自己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在中国东北和蒙古享有的利益。再次,由于国际联盟缺乏执行任何制裁规定的能力,日本显然能够轻易地从该体系退出,只要它发现有好处就会这样做。只要日本仍然能够通过自由竞争来进行扩张,只要日本在中国东北和蒙古享有的特殊利益没有遭到中国或苏联的威胁,那么,日本对中国作出的让步,例如归还山东半岛,就不会被认为是以不合理的价格来支付结束国际孤立的费用。 

——摘编自[日]三谷太一郎《日本为什么脱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一战后,德国被套上《凡尔赛条约》的枷锁,在希特勒上台后,实行为纳粹夺取“生存空间”的政策。 1935年,德国宣布不接受《凡尔赛条约》里各项对德国的限制,公然撕毁条约,使德国扩军备战公开化和合法化,摆脱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束缚。随着德国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希特勒开始实施具体的侵略计划。日本虽是一战战胜国,但在战后安排中并没有实现预期的设想,因此两国国内的民族复仇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情绪恶性发展,更容易产生法西斯。当然,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因素中民族复仇情绪更浓。 
——摘编自郑寅达《极端民族主义是法西斯产生的土壤》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