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由于中外交涉往往时机紧要、刻不容缓,总理衙门遇事有时就先行处理,再请旨批准。这反映了总理衙门(    )
A、成为最高决策权的中央机构 B、对中国传统政治框架有所冲击 C、办事迅速但行政效率较低下 D、在外交上极力地维护清朝权益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返回首页

试题篮